APP下载

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问题

2017-12-10杨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化学教学高中化学

杨星

摘要:在今天的教学当中,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多媒体课件;化学教学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有三个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和符号世界。宏观世界所包含的物质种类繁多,知识零碎,记忆的成分较多;而微观世界和符号世界又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所以无论是教还是学都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怎样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既完成好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又较好地帮助学生从沉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是摆在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应用多媒体,不仅可以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更可毫不费力地将传统教学中难于描述、难于突破的难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多媒体环境还为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不仅可以创设探究情境,提供丰富的主题资源,改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表达思想、观点提供交流工具。下面就我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经验,谈谈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网络资源具有极大的丰富性的特点,它把各种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图象等信息通过细致的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通过高速的光纤双向传输,把全运动、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发送出去,融传入与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演示,媒体播放等功能,可以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把在化学课上用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向学生进行演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斑斓的化学信息世界,刺激学生多种感观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原电池原理”的学习中。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师只是通过普通的演示实验,用导线、电解槽、电极、电流表等向学生讲述如何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原理。学生无法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电子是如何进行定向转移并形式电流的。而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效果,使学生可以清楚地观看到电子是如何由原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的,真正、准确地掌握了知识要点。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接受能力

信息量大是多媒体技术的一个特点,而如果运用不当,信息量超出了学生在45分钟内的接受能力范围,那么所教知识只能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眼前一闪而过。类似的经历笔者自己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过。如此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多媒体成了现代化的“满堂灌”,学生似乎接触到许多东西,实则在轰轰烈烈的背后,根本就沒有记住、理解任何东西,更谈不上去思考、去掌握知识了。授课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课前准备时,一定要注意“以人为本”,遵循“适量”原则,切不可贪多求快。

三、控制课堂教学的进程,使学生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并有效地控制变化的速度,调节快慢,从而便于学习者观察和思维。有些化学反应瞬间完成,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模拟控制反应变化的速度,调整教与学的进度,在教师与计算机的共同启发下,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进行“离子晶体”的教学中,当电脑投影屏幕上食盐晶体的图片退出时,一张在电子显微镜下氯化钠的晶体图进入。随后又是许多由Na+与CI-相间排列的平面进入画面,接着转动三维空间,取出一晶胞示意图,提出问题:①构成这种晶体的结构微粒是什么?②微粒间的作用力又是什么呢?③这种晶体具有哪些性质?接着通过播放氯化钠形成过程的动画使学生明白前两个问题,再通过演示晶体性质的动画,让学生解决第③个问题。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由抽象到形象,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性得到激发,思维受到指点,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必然引起追求;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力量。如在高二教材中“硝酸的性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播放玻尔获诺贝尔奖章的动人事迹的录像,而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接着讲解该节内容,尔后再让学生回答前面所提的问题,使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和具体问题,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增加了感知深度,培养起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化学实验的模拟,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试验也无法做成。传统教学中,只能靠挂图、板书及教师的语言来完成,然而这样的教学却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应用化学课件,这些困难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原子结构的教学,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但是体积只占据原子的十万亿分之一;电子在核外作高速旋转。利用Flash动画,模拟原子的空间结构和电子高速绕核旋转情况,给学生以充分的感性认识,这样可轻松的突破学生认知上的难点。再如,酯化反应教学中,反应机理是学生理解的难点,用三维动画软件制作成CAI课件,形象地展示出乙醇和乙酸的断键部位及新键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对“羧酸去羟基,醇去羟基氢,生成酯基”的反应机理的理解记忆!

综上所述,无论多媒体技术如何先进、优越,它也仅仅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接受新信息并最终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化学教学、或是教师的替代品。

参考文献:

[1]王立华. 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理科考试研究,2016,23(05):85.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 341000)

猜你喜欢

多媒体课件化学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多媒体课件优化英语课堂的反思性研究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