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

2017-12-10李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李超

摘要:“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中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问题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数学教学

新教材在編写过程中非常重视新授课的引入,从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可以看出每一节新课的内容组织形式主要有“问题情境→学生活动→意义构建→数学理论→回顾反思”五个特点。因此,问题情境创设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都能体会到问题情境的重要性,但在日常教学中,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只是一种形式,或说牵强附会。常常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低下,起不到激起学生探索之欲望和点燃学生思维火花之效应。现就在高中数学新授课中,对问题情境创设如何做到高效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情境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种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与现实经验关系密切的条件下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促使教学过程变成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思想。

1.情境教学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情境教学促使学生摆脱以往学习数学的抽象化困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效益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习惯于“定义概念—推导计算—结果验证”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抽象化的数学教学使得基础较薄弱的高中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情境教学从实际事例入手,直观的空间形象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据。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重要事物、现象及事情发展的过程,全部再现给学生,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思维信息,拓宽学生的思维通道,使他们的思维能够进行自由的联想和思考。如能把情境教学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在生活、生产、工作实践中,选定与所讲内容相符的实际问题,通过数学方法和知识加以解决,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并且让学生在问题、应用、取胜的交替体验中,在选择、判断、交流的轮换操作中,主动地探索,发散地思考,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2.情境教学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情境本身就是连接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在贯彻情境教学时,高中教师在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立足于“做”而不是“讲”,既要重视提供知识的正面素材和背景,又要为激活相关知识和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困难、挑战、挫折、取胜的交替体验中,在选择、判断、协作、交流的轮换操作中,经历一个学数学、用数学,进而发现问题,走向新的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

二、联系实际,展示问题情境

教育起源于生活,很多数学知识和理论都来自于生活,能从生活中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一个来自于生活的话题,经过组织展开数学学习,课堂气氛就会十分热烈,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大大提高。如在数学必修一中《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如何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与体会二分法的数学思想,可以进行这样的情境创设:有8坛黄酒,7坛是正宗绍兴加饭酒, 1坛是仿冒的绍兴加饭酒(添加甜味剂——甜蜜素),你能设计一个方法,用最少的检验次数找出那坛仿冒的绍兴加饭酒吗?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三、加强思想方法的教学,教会学生猜想,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是跨世纪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教会学生不断实验,大胆猜想是一种好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通适用性,抽象概括性。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能终身受益。

四、抓住教学评价特性,创设互动性情境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点滴积累、逐步树立的发展过程。而高中生处在学习活动的特殊阶段,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但还没有完全具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双边互动交流过程中,通过展示自身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进行教学评价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良好探究习惯的养成。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双向发展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发挥教学活动的双边互动特性,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创设出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互动式教学探究讨论活动,指明学生在探究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自身学习活动得到有效检验,学习方法和效能得到有效指导,促进良好探究习惯的养成。

五、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取素材,以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地同化新知识,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充分挖掘问题情境的教学价值,当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后,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心向,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理解得更透彻,有利于后续学习中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3.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都是要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时要考虑能否为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提供支持。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新授课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还有其他的方法,比如根据知识形成过程,设置问题悬念、质疑或认知冲突等方法创设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课中有境”, 努力去激活学生认知起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帮助学生快乐、轻松、高效的学习是我们教师最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玲.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南城一中 344000)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数学教学高中数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