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方法初探

2017-12-10向培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主体兴趣

向培胜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学历史教学难的原因并且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提出了几点看法 。

关键词:中学历史;兴趣;主体

如今中学历史教学很难的原因:

1、升学不纳入中考算成绩,只作考察科目;

2、学校不重视,视作副课,在人员安排上,是老教师无激情;

3、学生不重视,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不影响升学,因而无兴趣、激情;

4、教学时间太紧,无法很好完成教学任务;

教英语三十多年,改教历史。目睹历史教学现状,看身边历史老师的迷茫,

经几年探索,有了几点自我感受,自任教历史来,与所有学生关系融洽,很好管理课堂,不必担心学生不作为,具体做法:

一、定规矩养习惯

常言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觉得首先定好规矩,有言在先,把丑话说在前面,让学生知道历史课该怎样上,老师有什么要求,上课该注意什么,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按教师的要求去办。我的规矩如下:

历史课堂常规要求:

1.上课认真做笔记,在课本上勾画出相应的重难点,不按要求做的,一旦发现在练习本上把相应的内容抄3遍。

2.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找答案时,允许说不完全或不对,但一点也不知道的,不说的把相应的内容在练习本上抄1遍。

3.课前回答已学习过的问题时,视回答情况由教师决定抄1-3遍。

4.练习册上的作业试题,错的要订正,订正错的抄1遍,不订正的抄3遍。

5.所有抄后上交的东西必须背诵才算完成任务要求。

给学生讲清楚抄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相关知识,而不是为了惩罚。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所任教的班级的学生基本上都能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连语文、数学都不爱学的学生也能按要求完成,我很欣慰。

二、培兴趣,乐学习,具体做法

1.课前紧张提问,主动学习

以往历史课,课前学生从来都不拿书读、看,更不说记了,等上课铃响了或老师进教室了,才知道把书拿出来,更有甚者还要老师说了才拿出来。通过训练现在学生知道老师要提问,多数学生能主动拿出课本读书,准备回答问题。很早地进入学习状态,有利于提高效率。现在上课根本不必整理课堂秩序。

2.用活动激趣,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一堂好的历史课,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机结合。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特点,创设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用导案启发、激发思考、探索,迫使学生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状态。具体办法:

(1)以知激趣,适当补充历史资料。现在的教材内容较少。课中适当补充具体名人轶事、历史常识,既激发求知欲,又扩充知识面,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学生视野开拓,见识增长,会由衷感到学有所得,感受精神的愉快和满足。期待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文化宝贵遗产。

(2)以疑激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学中,不能忽略学生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心理学认为,学生的主体思维是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构成的。

高效课堂评价中,要三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

一、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二、參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三、预习笔记,检查预习笔记根据情况做好课堂决策。这说明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具体办法:

(1)分组讨论教师问题,相互交流,突出学生主体性。为保证学生参与率,按自然分成四至六人小组,原则按优、良、差搭配,训练学生分工合作,以好带差,如果要抄,则小组集体抄,这样强迫小组成员共同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让参与率达到100%。

(2)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感悟力。课堂表演、讨论、师生互问、学生互相答疑等。不同的内容,选取不同的激活方式。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所想所思,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事件的认知深度和水平。

(3)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学生的口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意三个问题

1.历史学科的乏味性,传统认为历史只是背背而己,对其难度认识不够,因而要提有启发性的问题。

2.问题教学要以问题引导学生,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关键是精心设疑。

3.问题教学是双向的。不但教师问,学生也问。回答问题是能力,善于提问更是能力。质疑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体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允许学生有不同观点。

四、培养良好作业习惯,教师要花时间和精力

具体做法:

1.分层布置作业,所有学生才能完成相应的作业。

2.作业适量,学生的精力花在语、数、外上,不能花时间完成历史作业,尽量在课堂上完成。

3.完成后,一定要改,指出作业错误,且一定要订正,教师及时进行检查,否则按规矩办。

4.对作业的内容进行检查,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避免抄袭。

兴趣是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习惯是学生一生受用的。有了兴趣会更好学习历史。教学中,只要把握历史学科特点,充分利用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兴趣,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那么,历史教学的春天就常在。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 443600)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主体兴趣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