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浅谈

2017-12-10李殿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初中语文教学

李殿平

摘要:科学的提问形式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学习效果。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既是一门科学,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激发自己的思维,使用得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要根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需求设计出多元化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实现语文教学活动的最优化。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初中语文; 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教育改革教学反思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主题是学生发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对这种新局面,教师不仅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应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身文化修养,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来适应新教学。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平等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础,没有平等就没有发自肺腑的真诚。传统的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学生只是一个容器——知识的容器。

在课堂上他们几乎不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必须以老师惟命是从,稍有不慎就会被“一棍子打死”,这种教育方式常常令学生感到压抑,教师也深感教学活动力不从心。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则更关注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充分彰显他们的个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尽可能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看做是课堂的主人,自己只是学生学习的助手、引路人,从而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友好、互教、互学的新型师生关系。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二、营造学习氛围、点燃自主学习的激情

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教师可以提高教学的水平和教学的质量,同时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自己独立的思考,独立的想问题,想问题的答案,开拓学生的思维,教师也可以有一个舒适愉悦的环境,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这样学生的自主性高了,学生的课前预习也会做得更好。在上課的时候,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也不会一问三不知,至少能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也不会引起尴尬的局面。老师提出问题,让尽可能多得同学回答,让同学共同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生的积极性自然而然的被调动起来了。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即使自主性较差,也会跟着大多数同学一起,完成课前预习。

三、改变教学模式,培养综合素质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改变教学模式,变教师教为学生学,然后教师对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课前提问、课前小测等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实际情况,这样教师才会了解本次课堂教学的切入点,有了这个切入点,教师就能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规律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变单一的知识传授为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的教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变对课文的简单分析为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多练,使学生透彻理解,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师的教,不是把教材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而是能够比较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习题的处理,不能是简单的寻找出答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真正的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例如:

我在讲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等课文时,关于在文章中找出主旨句这一问题,我引导学生总结出一条规律,那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处找富含哲理的句子。并且以此来指导学生的写作,要在结尾处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学生们很乐于接受,并且成功地用于写作之中。

四、提倡“开放式”课堂教学,实现大语文教学

在听、说、读、写语文四项基本功训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悟、所疑。教师要当一个好导演,而不是好演员。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当今的教师,应该是 “授之与渔”,更应该是“授之于渔场”。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从“神坛”上走下来,把自己从“经验”中请出来,敢自以为非。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同时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良好的自身素质,广博的兴趣爱好。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要敢于承认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放下架子,拜学生为师。

在科技信息的新环境中,初中语文教师只有通过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模式的反思、改革和创新,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者合二为一,才能够适应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和改革,为我国的语文教学做出真正意义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荣丽华;问题引领下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03)

[2]张国;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优化与设计规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02)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梅港初中 335100)

猜你喜欢

新课改理念初中语文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理念在高中地理习题课上的运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基于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略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