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阅读的要素

2017-12-10陈正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课改中学语文高效

陈正义

摘要:我们的生活处处皆语文,悠久的传统赋予了它相对的稳定性,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语文学科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提起语文,学生的感受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教师的感受是“让我喜欢让我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在长久的语文一线教学中,我一直致力于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爱上语文。反复探索中,我发现需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必然要回归本色,立足课堂,只有走“高效课堂”这条路,才能实现 “课改”的要求,才能响应“减负增效”的号召。我将从实际的经验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构建高效课堂的要素?

关键词:高效;中学语文;素养;课改;阅读

一、激发兴趣,激活课堂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求学生每天的精神面貌好,首先教师就应该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我有一个感受,如果哪天上课自己的精神不好,学生肯定也状态不好,课堂像一潭死水,一节课下来身心俱疲,上得什么自己也讲不清,学生所得有限,自己也全然没有工作的愉悦。课后反思,学生没有义务分担我糟糕的心情,所以,之后每次课前的准备时间我都会给自己留一个空当,调整自己的心情,不把不快带进课堂。我相信我的情绪可以感染给孩子们,我精神饱满,他们会更加投入课堂,反之亦然。,教师要注意让语言的音韵美、节奏美、诗意美充分地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分分秒秒、每个细节,使学生把上语文课当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去欣赏、参与,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一课时,其中对于荆轲所唱的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乃永垂于千古。结合战国时期的各国状况,以及太子丹与荆轲等人的描述,使得学生感悟历史,在诗里浮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使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张;在能浮现出那暂感情的背面蕴藏着的更永世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判袂真伪,因而字里行间不光欺骗了别人,而且也欺骗了本人。许多一时髦高采烈的作品,之后本人读起去也觉得枯燥无味,恰是那浮现欺骗了本人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未尝一定要有荆轲的出身。这恰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年华而诉之于那永世的情操。?学有目标,情有所感,兴趣自然提升,课堂效率显而易见,在向课堂要效率的同时,潜移默化得使得学生各方面情感有所提高。。

二、教师要坚持广泛阅读

经常阅读经典,能促使我们不停地思考,在无形中提升我们的品位,强化我们的人格魅力,在课堂上这种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阅读时事、体育、娱乐新闻,适时地穿插在课堂中,既能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又是增强彼此交融性的好方法。为学生列好必读书目,比如读《巴黎圣母院》感悟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强烈的“美丑对比”。书中的人物和事件不管是不是源于现实的生活.但都被大大夸张和强化了,在作家的浓墨重彩之下,构成了一幅绚丽和奇异的画面,形成尖锐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伽西莫多,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就在这三个人之间展开。.爱斯梅拉达拥有着令不少女孩羡慕的美貌与才艺,她的一个笑容似乎可以让整个巴黎颤动,是个名副其实的倾国倾城的美女,一支舞似乎会舞乱无数男人的心,足以使高傲男人们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使得学生感悟到生活的美与丑,达到阅读的最终目的。

三、有效提问,点亮课堂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规环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有效阅读的前提又必然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与导引为前提,从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發思考、讨论、理解、品味、探究、创编、欣赏的重要的提问。用主问题带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用主问题点亮课堂。

突出教学主题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主题来展开,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我就围绕着各国的矛盾,点明秦晋之间虽是盟国但是他们也是有矛盾的,然后突出退秦师的可能性,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四、鼓励参与,升温课堂

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教育要回归人本,研究人的真谛,掘取人的生命之源。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心灵的碰撞、智慧火花的迸溅、学生灵感的生发。

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与碰撞,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从而促使课堂文化繁荣发展。教师正确引导课堂的价值取向,有效互动,积极创生,主动体验,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说、读、议、演、写异彩纷呈。通过课堂的相关课文的演绎,通过学生的回答问题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并突出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

五、优化作业,延伸课堂

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每周过关,重点作业多加评讲,要求学生对错题做整理,课后进行强化练习。尝试作文互批共批,以改促写、读写结合的作文教学。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知识、获得的感悟体验,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逐渐内化为个人的知识结构,并使自己的语文应用能力最终得以顺利生成和发展,这其实就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全过程,另外布置学生每周写一篇一周小结,写出自己的心理话,长短不限,很多学生都写的很好,这样的训练既是语文中的练笔,为写作打基础,又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立足课堂,我们的视野,因阅读和交流而开阔;我们的生命,因智慧火花的碰撞而闪光;我们的心灵,因细腻的情感而生动;我们的成长,因彼此的关照而茁壮,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家园,我同时也深信通过各位同行的共同努力是可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第四初级中学 564500)

猜你喜欢

课改中学语文高效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