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作文在互评互改中熠熠生辉

2017-12-10赵娥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赵娥华

摘要: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法,以四种互评互改的形式,如层次不一的互评, 感情深厚来托付,七嘴八舌改文章 ,大家一起品美文的方法,来促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上悟而后有所得,而后在自己的写作中能够有所体现。

关键词:互评互改 ;层次不一;感情深厚;七嘴八舌

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作文若能字通句顺,感觉是不错;作文若能中心突出内容充实,就让人着实喜悦;作文若是还能自如驾驭文字并有獨特见解,那私底下我们这些语文老师便常常点头称赞“此乃天赋也”。的确,好文章很难教出来,主要是靠学生自己悟。那语文教师能不能在“悟”上面,营设情景,推波助澜,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呢!在实践中,笔者曾试过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法促“悟”。

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萌生甚至有些自我崇拜的时期,表面上初中生也许不在乎他人的看法,可实际上非常看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学生们评论自己可以笑笑了事,若是对他人评头论足,那可是尽其所能,洋洋洒洒。所以若是创造机会让学生们遇上比自己稍逊一些的,那是自得之情难免会溢于言表;若是遇上高手,引发内心的触动那是必然。

笔者曾试过这四种作文互评互改的形式,效果还不错:

一、层次不一的互评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初中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更不服同龄人。笔者将全班的作文按照构思分为优秀,普通两类。笔力平常者评改优秀文章,笔力遒劲者评改平常之作。互评点主要在思路的开拓上。在相同的作文题目的情况下,看看他人是如何构思如何行文,构思行文不如自己的,学生可以大刀阔斧,洋洋洒洒地说一番个人见解;若是构思行文超出自身的,学生内心自然会有所波澜,有所启发。在课结束时,由教者和全体全体学生共同评出作文构思别致者和评改态度认真者,以资嘉奖。

二、感情深厚来托付

少年乐新知,哀暮思故友。少年感情最珍贵!教者将作文本交由学生本人,由作文本的主人自由选择同桌或是好友来进行互相评改。互评点主要在语句的通顺和用词的准确上。剑鸣匣中,也是期之以声嘛。要求学生用放大镜看他文的优点,找出喜欢的或是精彩的语句,慢慢地品味欣赏,在这慢慢之中不仅修改者自身语感提升了,而且友谊在这慢慢中成长着。所谓“少年侠气,结交五都雄”也许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三、七嘴八舌改文章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全班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媒介共同修改一篇文章。互评点主要在立意的高邈和行文的通顺上。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学生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说这句是病句,应该这样改;说这文章内容真实,但太没有新意了;说这结尾太套路化,显得俗气等等的时候。名家说的“不教就是教”的情形可能就是如此吧。

四、大家一起品美文

名家经典犹绕耳旁,美文佳作与时俱进。寻几篇名家的经典或是班级同学的美文,和全班学生齐来欣赏文章立意的高远,语言的隽妙,构思的别致。击鼓传花式地轮流聊聊个人之独特感受,读读自己喜欢之语句,背读赞叹之语句。在众人乐融融之中哪里还会有写者“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的孤单,而品评者也许能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只是在每一次互评互改课后,教者都很有必要地做总结,一是对每次态度认真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张榜表扬;二是将每次互评的文章有所选择地张贴于墙,供学生课后揣摩。互评互改,评改的是他人之文,增长的是自己之识。也许有一天,教者会发现学生们的作文就在这持之以恒的互评互改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如何能够写出有独特见解的文章,如何能够提高用文字表达自己心声的能力,如何通过文字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探晓世界等等之类的问题则在互评互改的随风潜入的无形之中悄然逝去。这互评互改,笔者认为也许能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也许孩子们就燕语莺歌中有所领悟,桃红李白也能够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呢。

(作者单位:湖南省邵东县城区三中 4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