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问题的研究

2017-12-10李旦旦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创造性素质教育思维

摘要: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再使学生因为考试而考试,在其背景条件下,为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针对现阶段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升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造性; 思维 ;策略

一、现阶段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1.学校层面 (1)教学考核与评价方式刻板。素质教育实施的情况下,实际上应试教学的模式仍然没有改变,检验学生的学习仍然借助于考试的形式,主要还是停留在课堂考试形式上。对学生的评价,更多的是以成绩的好坏去衡量,不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学校教育理念落后。学校的教育理念仍停留在关注学生成绩以及教师教学成果上,忽视了新课程改革的变化,极少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师层面 (1)教师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教师在上面教,学生安静的坐在下面听,偶尔会有同学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学生很难完全的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2)教学缺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中小学教师没有把所教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衔接起来,尤其是复杂难懂的晦涩知识。 他们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学生渴望新知识的展现形式不再是冰冷的黑色板块,借助于信息技术展现知识,迎合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更快更好地教好学生上,换句话说,是更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几乎是测评教师教学好坏的最有利的证据。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没有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填鸭式教学,素质教育在某种情况下变成了口号和摆设。

3.家长层面 (1)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家长之间谈及的话题大多是学生问题,主要谈论的是学生的成绩如何,是否能升入更好地高中或者升入好大学。太多的家长把关注焦点放在学生的成绩排名上,很少关注他们是否有独特见解,是否有其他的兴趣和特长。

(2)与学生缺乏沟通。家长与孩子缺乏平等尊重的意识。父母总是以长辈的身份,训斥或者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学生带来压力,他们不敢于自己的父母交流与沟通,长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埋藏在心里,不敢在公众场合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意见,甚至还会过多的依赖于父母。

二、提升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对策

1.学校层面 (1)规范创造性的评价标准。学校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不能仅靠成绩衡量,应该全方面综合评价,要遵循标准化、客观与主观相结合、人性化等原则,应将教师、家长和学生都纳入评价体系中,倾听他们的建议,综合、全面的制定评价标准。

(2)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学校需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政策,将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经常举行校内外教育实践,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教师层面 (1)师生互换角色。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改进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寻求适合学生发展、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讓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坚定从教理念,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借用新媒体技术展示自己的教学内容,使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家长层面 (1)关注孩子的身心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其主动的谈心与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并且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鼓励与帮助。

(2)经常与孩子沟通。家长应该多与学生沟通,向教师了解其在学校的发展情况,正确、合理的解决与孩子间的冲突与矛盾,给孩子适当的自由空间,并不予干涉,陪孩子度过叛逆期,鼓励孩子主动说出自己所思、所想,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程淑华. 高等学校学生创造性培养中的管理问题及其改进对策[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06).

[2]刘玉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

[3]赵国权.中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05,(11).

作者简介:李旦旦(1991—),女,山东日照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 院系:教育科学学院 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方向。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150025)

猜你喜欢

创造性素质教育思维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