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017-12-10马玉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课堂氛围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马玉海

摘要:为了培养未来社会竞争的强者,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善教学。激起学生潜在的力量,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课堂氛围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认识分数》一课上,我创设以“猪八戒吃西瓜”为主题的故事导入:猪八戒和孙悟空在分吃西瓜,猪八戒觉得西瓜的三分之一肯定比二分之一多,就抢着吃西瓜的三分之一,请同学们帮猪八戒看看,他吃的是大块的吗?这样引入,使学生对分数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数学课程要尽量分门别类,做到新奇有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研究课程的功效进行分类教学,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教材安排适当的数学活动课、数学观察课、数学操作课,教师有意识的在各个课上开展一些例如“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等课程学习的环节,利用小学生喜欢新奇的心理特点,引入数学知识,直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

2.教师要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开展必要的游戏创新环节 通过研究发现小学生这个年龄段最大的特点是喜欢做游戏,因此小学教师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实验,在小学生中不断地应用游戏实践环节,既活跃了小学数学课堂气氛,又让所有的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数学游戏中,激发同学们的好胜心和比赛欲望,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思考和参与。参与性提高直接影响着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程度,因此,这一方法也是非常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

3.数学教学过程要尽量做到新奇和有趣? 通过观察和调查,笔者发现在小学数学课上经常加入新奇和有趣的数学环节和数学活动,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带动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开展数学手工大赛,开展数学合作互动周等等新奇的活动,不仅能够调动整个班级学生的数学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这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的选择,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易接受的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并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同时,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和重要手段。

比如: “发现法”教学,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整个过程,学生领会程度深,对数学对象的感知充分,既有利于数学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再如: “引探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主动完成认知构建。其目的是在學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同时,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寻求到一些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五、优化师生关系,当好学习合作者

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将成为学习的一个合作者,要使小组合作真正有成效,教师除适时的组织、引导外,还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在内容、时间、学生的情绪等方面,适时进行调控,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都要采用一种友好、平等、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要建构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帮助别人,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让学生树立“我与大家”,“我与集体”的观念和良好品质。老师应注重在学生中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敢于承认自身不足和虚心向他人请教的良好风尚,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学会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

六、创造成功,不断激励学生

学习数学应当是积极的、愉快的和富于想象的过程,教师要鼓励、重视学生创新,对求新、求异的学生大加赞赏,对于不成功的思路,也应客观分析,充分肯定其智慧的火花,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意识。成功时的兴奋、喜悦,可以成为学生继续创新的加速器。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跳一跳”去探究新知识,可增加学习数学的内驱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数学的过程再不是令学生望而生畏的过程。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尹集学区蔴莲滩小学 731800)

猜你喜欢

课堂氛围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