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高中生物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的思考

2017-12-10周枷圯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思考建议作业设计高中生物

周枷圯

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业的科学的使用可以为教学的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而且课后学习的过程中也同样需要一些帮助,这个时候作业设计就显得尤其的重要,老师可以通过作业的设计,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解决好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做好作业设计,是比较有难度的,老师应該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中生物;作业设计;有效策略;思考建议

在现代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作业设计,能够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在现代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对作业的设计进行仔细的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改革和创新真正的发挥好重要的价值,为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老师要通过不断的思考和探索,找到改革和创新的最有效的模式。

一、作业设计应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

迈尔认为:“生物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生命系统的结构、功能,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概括说来,学习生物学的核心是理解生命,认识生命的本质。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一方面来自自己对生物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提供帮助,优化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增进对生命观念的理解。

二、作业设计应帮助学生培养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本质的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例如,在必修2“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对于种群增长模型的建构,教师可以提供一段感性的材料,学生在阅读、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抽象,然后用数学模型表示出来。如“J”型曲线,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细菌的数量增长模式,学生以此概括出指數增长,进而做出指数函数的曲线。对于“S”型曲线,教师可以提供高斯实验的材料,也可以指导学生认识种群会受到空间、食物等资源条件的限制,不会一直持续增长下去,引导学生思考做出“S”型曲线。学生在自己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提高了理性思维能力。

三、作业设计应帮助学生提升科学研究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大量的生物学原理、过程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生物学概念,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持之以恒、不怕失败的精神。

例如,在必修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多数教师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个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部分教师因时间、资源限制,照书讲解实验。还有一些教师为了实验而实验,将实验原理、材料、步骤等详细告诉学生,将探究实验改成了验证实验。这些都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可以先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如加酶洗衣粉的说明书、人体不同部位的酸碱度不同等等。学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针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然后选择实验材料并设计实验。由于学生水平有限,在设计实验过后,可以让学生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全班同学进行讨论,判断可行性,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然后根据合理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最后分析实验结果,并请几组同学对结果进行解释。在课后,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找出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还有哪些,并开展进一步探究。

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作业形式可分为口头型作业和书面实践型作业。口头型作业是指教师首先让全班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类,后再进行专题教学解决。此方法优点在于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书写实践型作业则注重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了作业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形式如实验作业、调查作业、写论文、绘图型作业等。结合生物“理课中小文科”学科的特点,绘图型作业对于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原理概念的透彻理解是十分有效的一种途径。绘图型作业是让学生绘制模式图、示意图和概念图,如必修一细胞的结构示意图、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图解、细胞呼吸、光合作用过程图、细胞有丝分裂;必修二的减数分裂过程图、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遗传图解;必修三的细胞生活内环境示意图、几种调节过程(血糖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体温调节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更能使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倡导作业的个性化发展

有学者提出应用作业系统的教学策略:注重课后习题梯度,关注学生差异,作业设计要体现个性化、层次性。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差异造就个体学习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的教学宗旨要求作业的呈现要在统一中体现个性化。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能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设计不同认知程度和问题难度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内容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三种层次作业: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可安排他们完成教材的果蝇眼色的遗传(位于X染色体遗传)一种实验图谱;对于成绩良好的同学,可布置他们完成推测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存在X、Y染色体可能性能否成立?并完成遗传图谱证明推论;而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则采用开放式作业,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究竟在哪种染色体上?可能性有几种?怎样证明?这样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通过有层次的作业训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知识,并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构建认知体系,促进自身的智力发展。

高中教育是新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重要体现,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一位高中学生的生物学习状况,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体现分层性、多元性与个体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果,促进课堂教效率的持续性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强.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2)

[2]游文玲.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作业改革的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3)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修文中学 550200)

猜你喜欢

思考建议作业设计高中生物
对山东高考改革的几点见解
试论物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