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探索

2017-12-10马淑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数学概念概念教学小学数学

马淑艳

摘要: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影响其对具体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清晰、完整、正确地掌握数学概念,不仅需要学生自身数学认知结构状况的支持,同时还需要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所以,深入分析和研究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概念;概念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景,巧妙引入有关概念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它关乎学生对整个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把一些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具体事例融入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引入概念,形象教学。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引入的。让学生拿出一个圆形的杯子,将杯子放在纸上,沿杯底外缘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把圆剪下来。接着,让学生摸一摸圆形纸片的外缘,感受圆形外缘的曲线,再引导学生思考:圆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很快从感知中回答“圆是曲线图形。”这种来自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结论,虽然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得到的结论比较简单。而要对圆的圆心、半径、直径有所研究,单靠简单的画一画、剪一剪、摸一摸是无法回答的,于是我接着抛出“诱饵”――“想验证更多关于圆的知识吗?”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顺势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有关圆的知识。”这样引入圆的概念自然而不显唐突,学生感受到一种挑战,因而更加认真地投入圆的学习之中。

二、抓住本质属性,理解基礎上建构概念

概念教学的第二步就是理解概念,这是概念教学的中心环节。学习概念的过程,即是对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把握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中,要紧紧抓住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深入理解概念。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概念才是牢固的。

1.时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数学概念刚引进时,学生对其认识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在教学中要及时唤醒学生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发挥表象的中介作用,通过比较、对照、分析、综合和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适时进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

2.住关键词语,在深入剖析中理解概念 小学数学中,一些概念往往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成的定义。这些数学语言表述精确,结构严谨,对这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让学生深入理解,建立正确的概念。如上例中,我们就应抓住“三条线段”和“围”字不放,从而让学生明确组成三角形的两个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加深了对三角形意义的理解。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

1.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概念理解,而忽视产生过程.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往往只重视概念自身的理解,而不重视概念是如何推导出来的.让学生只能死记概念,而不能从中获得思考方式的学习,错失了培养逻辑能力的好时机.

(2)讲解过程简单,缺乏体验性活动.小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多运用文字叙述的方法来进行讲解,手法也多是让学生反复诵读记忆.而不开展与学生的互动教学,更忽视对概念的有效体验.

(3)教与学相互颠倒.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预估过低,在课堂上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而主次颠倒.

2.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在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同时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而提出以下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课堂实践上的建议:

(1)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小学生的已有知识量较少,且生活经验也较为缺乏.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当从他们仅有的“过往”入手.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快感受到概念的内涵、产生的过程以及对于日后学习的意义.并为下面的深入学习提供思维上的准备.

(2)引导学生对认知进行分析.学生在认识概念时,多半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而其中,感性更有可能占据上风.这就造成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可能出现偏差.所以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己所认识的概念进行分析,反思认识上的错误,做到正确理解.

(3)解释数学概念的构建过程.数学概念看似抽象,但其背后却有着复杂却深刻的推导过程.教师不应该直接跳过概念推导这一步,而是借此过程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而感受概念推导过程中隐含的数学本质.

四、通过计算概括出概念

在教学中,如通过计算能解释概念的本质属性,就可以通过计算概括出概念。如教学“出油率”这个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用250千克花生榨出花生油84千克,求花生油的千克数是花生的百分之几?学生列示计算:84÷250=0.336=33.6%,然后告诉学生这个百分率就是花生的出油率。概括:花生油的重量占花生重量的百分数叫做花生的出油率。这个概念,就牢牢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五、评价多元化

客观、正确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所以在实践活动中或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要让学生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中交流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

在出试卷时教师可选用一些应用性、操作性、创造性较强的题目,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在每个单元内可加入一些小考,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后,以让学生测量沙堆的高、沙堆底面的周长,计算沙堆的体积、重量等为考查内容。让学生考出兴趣,使考试变为学生一次愉快的实践。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各个概念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和手段,通过不同的层面,让学生能深刻、准确、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学生不但能牢固地掌握概念,还能使学生把数学概念灵活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第一幼儿园 731800)

猜你喜欢

数学概念概念教学小学数学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
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