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研究

2017-12-10邬家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邬家军

摘要:文章以初中政治教学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实现生活思维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简要概述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及要求,分析了当前政治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生活化思维强调政治教学与生活密切关系,从教学理念、内容、模式等方面,都凸显出生活化思维的特点。换而言之,就是注重政治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有机渗透,旨在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生活化思维来认识理解和应用政治学科知识、理念。

一、传统政治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政治教学主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以死记硬背为主要学习方式,最大的缺陷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脱落了政治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容易让学生看到枯燥乏味,从而影响了学习政治的兴趣,也降低了学习政治的效果。

1.教学内容单薄,与生活结合不够 在传统模式下,初中政治教学仍然仅仅只停留在教材上的内容,且缺乏深入的挖掘,没有将其与生活中的有关社会政治问题、现象,特别是政治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政治时事等结合起来,教学的信息量很小。学生仅仅就教材而学习,与政治既生活的实际相违背。学生的视野受到局限,思维受到约束,兴趣无法激发。

2.教学方式呆板,与生活结合不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仍然是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一般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教师要求,学生记忆。如有的教师上政治课就是让学生在书上到处划线,把所谓的重点记下来,然后要求学生必须死记硬背,被学生戏称为“划杠杠老师”。

3.思维培养欠缺,与生活结合不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缺乏学生运用生活思维的空间和平台。在课堂上,在引导学生如何结合生活化思维,来认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方面严重缺失,教师主要是强调学生“必须记住那几个题干,必须这这么回答”,而没有注重引导“为什么要这么回答”,“还可以怎样回答”,等等。学生的思维受到严重束缚,以机械性记忆为主,学习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1]。

二、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特点

1.内容生活化 生活化思维下的政治教学,首先注重的是对教学内容资源的深度挖掘。教师在研究教材等教学内容时,就注重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政治思想、理念、观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找到一些具有明显生活化特性的“点”出来。其次,注重将这些“点”与生活中的政治思想、文化思潮、政治事件、社会现象、热点问题等结合起来。再次,注重整合应用。将社会生活中的有关实际问题、现象和事件融合到教学中,既可以拓宽视野,激活思维,又可以学用结合,相互促进。

2.方式生活化 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政治学科学习所掌握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来认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生活的有关问题、现象和事件,可以反过来验证政治课程的有关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3.思维生活化 在政治课程学习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始终应用生活化思维方式去认识、理解和应用。譬如,学到某一个知识点时,就能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钓鱼岛事件发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这一政治事件展开分析讨论。又如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党的十八来,身边这几年的实际变化,家乡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2]。

三、對策与建议

1.凸显政治性,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现象发现本质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政治教学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准确地认识政治事件、政治现象。故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入一些重要的政治实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2008年汶川大地震视频资料,让学生看到国家在面对重大灾害时是如何快速果敢决策,是如何全心全意保护群众、营救群众、关心群众的。还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体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家国情怀,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2.凸显时效性,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眼光看问题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而政治学习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效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自己在读小学和初中后,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从社会交通、校园环境、家庭生活、休闲娱乐等方面来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今年9月7日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将于今年年10月8日正式施行。其中明确了“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对于这一规定的出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在的的QQ群、微信群,来谈谈认识、感受和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这是规范群组网络行为的重要措施,是构建文明网络群体空间的必然途径,非常利于健康上网、健康成长。

3.凸显本地性,引导学生学会与生活实际结合 初中生的阅历有限,而他们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更为熟悉。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该注重体现本地性,也就是乡土性。充分整合应用乡土资源,让学生对自己熟悉地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认识与分析。如对人情宴请这一现象来看,本来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人们在遇到红白大事时,进行人情宴请,酬谢宾朋,可以促进社会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情谊,凝聚人心,体现我国礼尚往来的好传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的地方的人情宴请逐渐异化为一种攀比奢华的不好现象,于是很多地方都出台严惩违规人情宴请的制度措施,赢得了群众的好评[3]。

综上,生活思维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在自主探讨、交流、分析和总结归纳中,认识到政治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政治既生活”的理念就会逐渐深入学生的思维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也就逐渐会成熟起来,从而为其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生活化思维的灌输,凸显政治性,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现象发现本质,凸显时效性,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凸显本地性,引导学生学会与生活实际结合。

参考文献:

[1]高建文.基于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究[J].学周刊,2016,(10)

[2]谷峰.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分析[J].才智,2014

[3]王兴宇.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周刊,2012,(30)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239400)

猜你喜欢

生活化思维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思维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导学策略研究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