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2017-12-10关卫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突破高中语文

关卫

摘要: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是依据新课程标准所编制的语文教学规范用书,课本中选用了大量的优美散文,开展散文阅读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普遍面临着审美困境,部分教师未能充分利用散文教学资源。本文将举例论述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审美困境;突破

散文是一种文体名称,自六朝以来,文人雅士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就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为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了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照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和随笔等。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不少优美富有内涵的散文,做好散文阅读教学工作、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有机部分之一。但是,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尚且面临着审美困境,本文将在简析这些审美困境的同时举例探索突破方案。

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

目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面临着三大困境,即散文课堂缺乏新颖的审美意识氛围,教师未能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过于僵化,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性审美能力;审美秩序紊乱,散文阅读与审美创作存在明显的裂痕。做好散文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是可以引导学生在品读散文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知识,分析散文特征与主旨内涵,发展审美核心素养。然而,当前有很多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并不重视为学生营造审美课堂,通常只精讲散文的经典语句,为学生概括文章的思想感情,忽视了教材中的插图、注释与课后习题的教学作用,导致学生对本文散文缺乏全面的了解,这必然会影响整体教学效果,使散文审美教育陷入了困境。而且,从整体上研究,不少教师在进行散文阅读教学活动时过于依赖课本,对于语文教材中的错误不予以修改和校正。

其次,部分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依然使用傳统教学方法,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审美能力,没有积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精华部分和写作背景(例如在解读《囚绿记》时没有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散文的主旨内涵与创作背景),未能积极扩展散文教学内容,只将教学范围限制在课本以内。

另外,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散文阅读审美教学也不例外,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割裂了散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忽视了审美秩序的构建。

二、突破方案

1 .为学生创建艺术化审美课堂 教师应认真了解和研究新课程理念,结合散文内容与插图,制作图、文、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建艺术化审美课堂,将优美的散文插入课件中,让学生在品读散文时能够鉴赏精美的图画,聆听高雅的音乐,达到身临其境地阅读效果。例如在解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插入本篇课文、美丽的插图与歌曲《荷塘月色》以及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春》、《背影》、《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让学生在读散文的同时品味用词的精妙和文章主旨内涵,引导学生理解这篇散文的音乐美和绘画美,发挥美育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解析科普散文《动物在游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动物游戏的flash视频,深入了解动物的生活特性,激发学生保护自然与动物的意识。此外,教师应注意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不能过于依赖课本,对于教材中的错误理应予以修改和校正,告知学生:课本注释对于“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一句“媛女”的注音不正确,应该为四声,教材注释为二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矫正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审美能力 教师应注意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审美能力和纯洁、高尚的情感意识,塑造学生的领悟精神。例如在讲解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依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欣赏故都之秋,观看秋高气爽的天空,学习对比托情、借景抒情、旁逸衬情和设誓显情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了解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然后指导学生以“秋情”或者“爱国”为话题写文章,练习使用对比托情、借景抒情和旁逸衬情等修辞手法,从而有综合指导学生丰富文章的内容,深化主题思想,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性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文学创作素养。在解析散文《囚绿记》时,教师可以借助PPT让学生欣赏茂盛的常春藤,从视觉领域来感悟“绿友”顽强、坚韧的生命力。另外,教师应该为学生组织各种有趣的散文阅读活动,像散文审美辩论赛、美文鉴赏、散文学习交流会等,从而有效提升散文阅读课堂活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审美意识。

3.促进散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教师应注意促进散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重新组建散文审美秩序,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体验和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审美境界与写作能力。例如在解读古典散文《赤壁赋》时,让学生先认真阅读全文,思考“苏子”与“客”的对话是否为真,体验文章的内涵,然后撰写感想和散文,分析苏东坡在文学和历史中树立的形象,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古典散文的认知和对本课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再造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修养,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应注意为学生创建艺术化审美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散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矫正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激发学生的审美再造意识,重新组建散文审美秩序,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体验和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审美境界与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芳.浅议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小学教育,2011(12)

[2]周瑾.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师范大学,2014(21)

[3]柴树梅,李青云.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15)

[4]祈恒山.期待视野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3(06)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商城实验学校 276000 )

猜你喜欢

突破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古诗词教学中的“增删调补”
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