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及运用策略

2017-12-10周兆兵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历史应用

周兆兵

摘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发出的号召和要求,初中历史课程教学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初中历史学科的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和义务响应党的号召,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的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历史,应用

一.在初中历史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要实现三个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和研究,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阶级本质决定的,也是新课程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在初中历史课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初中历史教学是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初中历史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公民道德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自觉的态度和纪律性,以及良好的意志和性格,以促进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领悟生活,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十分重要阶段,现在的初中生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其中有鲜花也有毒草,而此时的祖国花朵们,常常还不具备分辨良莠的能力,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未来观、是非观,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素养,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初中历史课的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二、在初中历史课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1.在图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初中历史课本中,蕴含丰富的历史图片,历史图片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图片成为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实现教学目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无论是课本中的图片,还是课本外的图片,都是我们教学中的丰富素材,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的载体和手段。在进行七年级历史《两汉经济的发展》这一课时,当学习到汉代的丝织技术的提高这一段时,借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的图片,我向学生除了讲述课本中提到的“花纹美丽无比,其中一件素纱衣,薄如蝉翼,重量不到一两,是稀世珍宝”外,还向学生介绍了丝绸的发明史、中国的别称中为什么有“丝国”这一称谓,欧洲人很早就把中国称为‘赛里斯,是‘丝绸之国的意思。公元前1世纪的一天,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灿若朝霞的长袍出现在剧场包厢时,百官们都惊呆了。后来才知道,恺撒穿的‘天衣是用中国丝绸缝制的。人们用‘天下第一织物等最美的语言赞美中国丝绸。借助图片的展示和描述使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辉煌文明有了进一步的感知,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学习到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讲述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我向学生展示了清末爱国志士谢缵泰的《时局图》,通过对图中熊、犬、蛤蟆、鹰、太阳、香肠所代表国家和清朝官员、没落武士的阐释,把19世纪末清朝的腐败落后和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反映了爱国者呼吁中华民族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之情。在润物细无声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利用课本中涉及的诗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诗歌有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借助诗歌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民族的抗争史。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时,我采用了较多的诗歌来实现教学目的。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中,我引用了清代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让学生联系这首诗歌的创造背景,介绍作者在中日甲午之战,清朝战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的马关同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丘逢甲得知此消息,怒发冲冠,刺破手指,血书“拒倭守土”四个字。之后,他串联台湾士绅,组织义军,誓死抗敌。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利用这首诗歌,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学习作者在国家危难之际勇于担当历史责任的报国之志。在郎朗的诗歌中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结合歌曲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在课堂教学中歌曲是我们导入课堂的手段,是产生良好教学氛围的孵化器,也是我们对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这一主题时,我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的swf,让学生抢答问题:获得国家奖项最多的歌曲是哪首歌?作者为什么称邓小平称为“一位老人”?为什么把开创深圳特区描绘为“画了一个圈”?向学生讲述歌曲的创作情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对外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的深圳飞速发展的景象,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劈波斩浪胜利前行。这首歌有史诗般的气势,气势恢弘,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抒发了作者及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通过这首歌的播放,创造了良好的课堂导入氛围,激发了学生对伟人的热爱和崇敬之情,坚定了改革开放是中国强国之路的思想,增强了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为将来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埋下了伏笔。在悦耳的音乐声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一次得到升华。

“条条道路通罗马”。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实践中,渗透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和手段是多样的,无论是历史故事、名言警句、影视材料、亦或国家纪念日,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初中历史教师生成的课堂资源,也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窗口期和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明湖学校 239400)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历史应用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