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设初中地理课堂中的情境教学

2017-12-10刘春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课堂

刘春霞

摘要:地理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主要也是为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任务。作为一名初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充分挖掘地理课程资源来创设活动情境,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内化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我们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宜交流的内容,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搭建开放的平台,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一堂好课,一堂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课,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在愉悦、和谐、智慧的课堂中独具个性地进行学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探索创造。地理教学过程,要力争把系统的地理科学原理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形式表现出来,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地理课堂应充分利用挂图、插图、照片、剪贴画等再现课文描述的情景,或者从学生亲身经历和身边的实际出发,积极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情趣。

一、教学案例创设情境教学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的创境要紧紧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应具有新鲜感、诱惑力和典型性,所设计的教材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设问时也要注意班级的差异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要能促进每个学生去思考问题,使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情境创设不要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教师要首先进入角色,用真心去感染他人。如果教者在演戏,学生必然要当观众。情境创设要不囿于教材,要驾驭教材;不为设计而设计,要使设计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例如:地图的阅读。如何选择合适的地图这个知识点本人主要是让学生当一回小小旅行家。要想到世界各国去旅行,首先就应该备一张小比例尺的世界地图,到一个国家以后,就应该买一张该国的地图,如果到某一个国家的城市,就需要再备一张中比例尺的城市地图,若是该地有某个著名的景点,到景区以后就该备一张大比例尺的景区地图....通过这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不同比例尺的地图运用的场合不同;不同比例尺地图的图上要素表达方式不同;不同比例尺地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差别等。另外,其他教学内容还可以根据教师教学的需要自己丰富。如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地图的运用更加便捷,可以选用google地图向学生展示电子地图的强大力量。设置有效题目,大大激发其兴趣。

二、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课堂气氛热烈,学习氛围浓厚。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的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趣,结合知识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知识。比如,在《世界的语言》教学中,我就一改以往开门见山的教学方式,借助素材,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带领其走入文本,提供其主动学习的动力。首先,我给学生播放一段世界杯视频,让其欣赏。看到视频学生都激动了,注意力高度集中,对教学内容充满了好奇。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我向学生呈现2015年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图片,学生看得很投入。这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全球范围内,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体育赛事,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欢聚一堂,享受着赛场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有了这一认知,学生就朝着教学方向迈进了,也为后续的思考奠定了基础。情景教学要充分发挥它的趣味性,让学生转变机械学习知识内容的观念,让他们的学习过程从被动转为主动。在具体的情景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适当的辅助器材,比如,多媒体、图片、动画等手段来增加情景教学内容的趣味。比如,在教授印度知识时,我会先让学生观看印度相关的纪录片,然后再以旅行社为场景,让学生成为导游,而我则作为一名游客,向他们询问印度的人文地理知识,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生可以马上学以致用并且兴趣盎然。

三、从问题中创设情境教学

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在设置一些提问的时候,不能就题论题,过分强调知识的准确性,而应该强调的是知识的应用性,使问题更具有情境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创设一个研究现实未知问题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想问”问题情境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一时无法解决,从而产生一种努力探究问题的内心需要。教学中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之乐于学习、乐于发问。水资源”教学中的问题引导创设情境,我们赖以生存的必备资源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列举一下水的作用?動植物生命离不开水,日常生活、农业、工业生产需要水。可以明确水与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那我们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地球上的水储存在那里?教学过程就会引入新的知识点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到地球上虽然海洋面积广大,但是可以直接让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实在是少的可怜。那么我们对水资源的利用上要注意哪些事情呢?同学们结合老师出示的问题可以进行分组进行讨论,同学们讨论时在小组内进行观点的表述,老师在巡视中也可以积极的参与学生的讨论,并适时的予以调控,使问题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讨论中得以顺利完成。同学们通过讨论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在水资源的合理使用上达成了共识。

在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停留在课前某些活动的刺激上,头脑里还有兴奋的余波,这时教师应迅速组织好教学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来。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为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做好了铺垫。因此,恰如其分地导入是营造地理教学情境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利用生活从课外实践活动创建情境教学

在情境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创设激励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其中用生活实践创设的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践的内容很广泛,既包括生产技术实践,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还包括与地理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地理教师要注重观察體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善于将生活素材引入到地理课堂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中出发了解、掌握地理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是有用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俗话说“学以致用”,学习地理知识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而学习知识和知识使用时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在知识的使用中,可以对所学的地理知识又起到巩固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创设解决生活实践使用的场景,让学生在使用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地理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带领学生学习“天气与气候”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将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卫星云图,找出各个地区的大致天气预报,再对照播报员进行检查,从而掌握学习目标中的知识,并体会到地理知识在身边无处不在,真切地感受到学有所用,还能养成用地理的视角去认识身边的世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序言<与同学们谈地理>一课中,着重强调了“生活离不开地理”、“学习地理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两个基本理念,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要能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懂得具备地理观念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这两个基本理念,对于课堂中的问题创设,积极准备生活素材,让学生更能接受和感知,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爱生活,爱地理的积极思想,还能让学生从生活中熟知的问题体会到相关的地理理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参考文献:

[1] 付献青,新课标下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探究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6年10期

[2] 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分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年5期

[3] 王成オ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2016年12期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121团第一中学 832066)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课堂
欢乐的课堂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