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策略

2017-12-10林光禄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小学生数学

林光禄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始终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对学生的成绩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影响,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策略

一、必须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

无论学习哪门学科,基础知识是关键。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前提。当学生面对一个题目时,首先应考虑到这是什么类型的题,需要用到哪些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等等,只有理解和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知识,才能提高自身计算能力。如在做简便计算时,突然之间不知从何下手;在计算过程中,有更简洁方法,但是又没得到运用;运用方法正确,但结果出错的,追究其错误原因,却发现该变运算符号没变等等。这些问题都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都不够牢固。所以必须加强对概念、计算口诀的练习。概念和计算口诀是学生计算的基础,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才能快速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1 . 创设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 数学教学中不再把应用题教学作为单独了一个单元,而是把应用题作为理性的一个证明过程。所以创设计算学习情境其一是指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入计算学习。

例如:数学情境创设是指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探索,将实际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创设的情境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激起对数学的兴趣。主题图要紧扣学生情况与教学实际进行适当处理。主题图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仔细斟酌教材中的主题图。当教材中的主题图不吻合学生生活实际时,教师要灵活进行处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近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是否活跃,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此时,创设问题情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学生的脑海,必会激起思维的浪花。可见,创设问题情景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2.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简便的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

3.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三、加强学生思维训练

学习数学简单的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能应用数学知识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不是死记硬背得来的,它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归纳,从而得出新知识的解决方法。没有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就会混乱,为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

有这么一句话“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想教学生学会,并促进学生会学,就必须“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視并加强思维训练。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现在必须也得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因此必须给学生提供思路,教给他们思维方法。让学生思维的有条理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不能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良好的习惯有以下几点:

1.草稿纸要随时准备 有的学生计算的时候不用草稿纸,就随便拿一小块或一张纸,在上面算来算去,挤得满满的、杂乱无章,这就为算错埋下了伏笔。有一些题学生在打草稿时,不注意自己书写,导致自己都看不清楚出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细心计算。同时教师要做好典范,在板书时要规范认真,使学生养成书写规范、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避免错写、漏写数字或运算符号的情况,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及时检查的习惯 检查时要有耐心、细致,逐一检查。一查数字符号,二查演算过程细节。概括为“一步一回头”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时做一步回头检查一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3.审题的习惯 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提。对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计算法则,往往成为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应帮助学生以掌握基础知识为突破口,分散、突破难点。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一步。比如在分数四则计算教学中,常常有一些学生计算正确但计算结果却错误的情况,出错的原因在约分、通分或互化等基本技能上,反映了学生在基本计算技能方面存在不足。

总之,教学中,要做到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这条路上继续努力。只要我们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刘金彩.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J]. 读写算:教研版, 2013(9).

[2]韩召群. 谈“兴趣、习惯、思维、能力四合一”的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 考试周刊, 2013(69):78-78.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 365100)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小学生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