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环节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7-12-10刘松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初中数学教学

刘松

摘要:新课表的实施,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而初中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能力,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活跃思维,并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其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策略

波利亚曾说过:“掌握数学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善于解题”[1],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所有的数学学习,归根结底都要反映在解题能力上。尤其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传统的题海战术早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唯有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断开发、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才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下面,笔者就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为基点,浅谈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

与小学数学教材相比较,初中数学的教材具有更加明显的特点:系统化、理论化,随之,初中数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相应有所提高。因此在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之前,就首先要对初中数学教材进行详细的研究:

1.初中数学教材知识更加生活化 初中的数学教材,与高中数学教材相比而言,又更具备生活化的特点。初中数学教材,在编写时,更加注重生活化,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通过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相融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体味生活。

2.初中数学教材更加系统化、理论化 与小学数学教材相比,初中数学知识更加理论化、系统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如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的“一元一次方程”,在这一章节,虽然只涉及到了一元一次方程,但是在解题过程中,又涉及到许多知识,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式的性质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以往的知识,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既保证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连贯,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3.初中数学教材更加注重活动化教学方式 新课标实施后,初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旨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锻炼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基于此特点,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活动化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方法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面笔者就自己的经验,浅谈在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

1.引导学生,在解题之前先找到相关的切入点 初中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习,在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存在不知道如何下手的现象。这就需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切入点。例如,进行九年级上册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教师应该引导解题切入点:△=b2-4ac,找到解题切入点之后,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的难度系数有一定的高度,且知识点比较零碎,分布也比较广泛。这就给学生的数学解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实,初中数学教材,看似分散,却又联系十分紧密。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九章中进行“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讲述“矩形、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时”,可以先详细讲述平行四边形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如:对角线相互平分、对变相等、对角相等,与之后的矩形、棱形、正方形中涉及的许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关联。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一点点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2]。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培养 针对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以及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数形结合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在学生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的问题时,如:解y=ax2+bx-c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去画出y=ax2+bx的图像,然后再通过图像和性质,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带领学生一起画出y=ax2+bx-c的图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除了要运用到推理思维,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形相结合的能力。因为,这也是初中数学解题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让学生通对数形结合的分析,才会更加明确解题思路。

例如在学生解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当圆与直线相交时,求圆的直径”教师可以依据数学题目的相关要求,引导学生画出圆和直线相交的位置,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对图形进行直观的分析,并找到解题的关键切入点,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4.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就要注意解题多样化 通常,初中数学的解题方式不止一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方式,解答数学问题,并对每一种解题方式进行详细的讲述,引导学生一起去寻每种解题方法的优缺点,从而使学生掌握较多的解题方法。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解题思维也会逐渐开阔,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5.舉一反三,让学生解题之后学会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要求,传统的题海战术已经无法满足学习的需求,这就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式[3],带领学生找到解题的关键点,并且要求学生在解题之后,进行积极的反思,不断进行总结,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逐步进行培养和锻炼,并不断地总结数学解题小技巧,做到“授之以渔”,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陶玉芬.初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174.

[2]罗明华.浅谈初中数学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J].速读(中旬),2016,(4):275-275,276.

[3]王朋.提升初中数学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分析[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6):182-182.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茅村镇中心中学 221135)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初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