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课如何开展趣味实验

2017-12-10骆春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趣味实验教学过程创新能力

骆春莉

2015 年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立项课题(PZS149 )

摘要:实验教学是顺利实施生物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开展生物实验,并且让生物实验更有趣味性是我们共同关注的。在生物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我们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把关注实验结果改为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增加生物实验的趣味性,作为我们生物实验课的研究方向。把课本知识和学生当下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机统一起来,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有意义,生物实验做起来才更加有趣,学生才有更大的积极性去做实验,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开展趣味实验是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要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实验教学;趣味实验;教学过程;创新能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是以实验、实践、调查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掌握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很重要。

一、改变实验课教学过程,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生物实验课中,实验材料、试剂、实验步骤都是课本上指定的。每次上实验课时,老师按照实验要求把材料准备好,不允许有其他的实验材料出现。在上实验课过程中,老师反复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反复演示过程,生怕学生看不明白,怕学生做不成功,又怕学生损坏实验器材。在这样教学过程中,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个个成了不用思考的的机械操作者,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抑制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实验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因此,教师必须改进实验课的教学方法,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能乐意去做实验。我结合教学经验,改进实验教学中枯燥无味的过程,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学生积极不仅喜爱做实验,并且积极要求做实验。例如,在讲授 “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课时,我大胆进行实验改革,不被课本所束缚,开放实验教学。在上实验课之前,我先简单给学生讲了实验的要求,然后布置了实验任务,实验任务如下:1.学生自定操作基本过程。2。观察永久性装片。3.自制并观察临时装片。4.允许学生观察自己想观察的物品,小指头,头发,小纸片等。然后整个实验全部由学生分组独立完成,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查资料,也可以请教老师。学生一听,马上变得非常兴奋。他们分工合作,有学生制作装片,有学生带实验材料,每个小组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都很高。实验过程中他们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互相切磋。由于实验过程和材料不受限制,他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如:有的学生问怎么看不到头发里面的结构呢?有的说为什么看不到手上的细菌呢?还有的同学问为什么我们观察透明的标本时能清晰看到物象,而不透明的物体却是一片黑暗呢?更有趣的是一个同学发现了物象,马上有同学围过来观察,结果是什么也没看到(他们不知道挡住了光线)经过激烈的讨论、争论和反复实验,他们得出了结论:“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并且不能挡住光线”。通过自己做实验,他们发现并解决了问题,极大的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因此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只要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一般情况下我把实验课放开,让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例如:做《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时,我只是简单给学生讲解了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其余的工作都有学生分组合作去完成,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记录实验的结果,成功或者失败学生都要自己查找原因。这样一来,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有了主动权,除一部分同学按课本上做以外,大多数学生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做了改进,如黄瓜、萝卜、冬瓜等。实验试剂使用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一种,如:糖、盐、甚至还有酒精等等。 这些材料的应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开展好课后实验是进行趣味实验教学的很好途径

课后实验摆脱了课堂实验的时间和条件的束缚,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实验的趣味性也会大大增加。例如:做模拟细胞实验,让学生用果胶、绿豆、花生米等原材料做一个模拟细胞,进行观察认识细胞的结构。学生观察后,就可以像果冻一样把它吃掉,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把课本上的实验进行延伸,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更有兴趣去做实验。如:绿化校园的设计、豆芽的制作、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再生纸的制作等等。不但要他们做,还要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评比并记录到学生档案袋中,这就更加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三、改进实验教学,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不具备太多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特别是现行的生物教材涉及到物理和化学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想出好的方法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细胞的生活》这一节课中讲到糖分子与水分子融合,对于没有任何物理化学知识的初一学生来说,肉眼又无法看见,无疑是听天书。我的做法是把实验材料进行改进,用大米比喻小分子的物质,用黄豆比喻大分子的物质,把二者倒在一个容器,然后摇动,二者混合在一起,一种物质分子间隙大,一种物质间隙小,二者融合在一起,学生很容易观察到现象。另外还可用一种彩色糖块融化在水中,学生能亲眼看到糖分子和水分子融合在一起。 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就能很容易的理解和掌握。

在讲到细胞膜的作用时,很抽象,学生根本看不到细胞膜的作用。我就用一块纱布包住沙子和小石子放到水中,沙子透出了纱布,而石子却留在了纱布里面,比喻小分子能自由出入,大分子物质去不能,这样学生很容易的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总之,如果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都可让他们去尝试。教师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去探索实施他们想要做的实验和调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开展我们的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既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具备创造能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第九中学 461000)

猜你喜欢

趣味实验教学过程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高中生物课堂趣味教学法探讨
浅析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设计及应用
鸡蛋在稀盐酸中沉浮实验的探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