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整合运用

2017-12-10叶丽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整合运用国学经典高中语文

叶丽娜

摘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中生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是传承古典文化、发展国学的重要手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更有助于普及并深化国学教育,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接下来就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热着手,探讨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国学经典的整合运用,引导学生感受国学文化魅力,提升学生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国学经典;整合运用

国学又称作汉学,泛指中华传统学术与文化。目前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国学篇章,但因文言文用词晦涩,和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距,导致很多师生都把国学视作最难啃的一根骨头。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整合运用国学经典,提高教学质量,这是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热

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正在兴起国学热,教师对国学经典的整合运用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言意义重大[1]。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绝大部分选文都源自中国古代国学名著、文化经典,有丰富的内涵、浓郁的人文色彩,对学生有重要的积极影响,均致力于帮助学生构筑精神文化世界。例如:求学之道版块当中的《师说》、《劝学》等旨在启迪学生的内心,实施思贤教育;《谏太宗十思疏》、《烛之武退秦师》等经典名著则能强化学生语言文字功底,使学生具有文学底蕴,能引导学生感悟先贤的修身齐家治国之道,在锻炼意志品质的过程中正确树立价值观与信仰;《论语》、《诗经》、《离骚》以及《兰亭集序》、《蜀道难》、《琵琶行》等文质兼美的国学经典更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大力弘扬正能量,散发人文关怀的内涵。由此可见,加强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整合运用至关重要。

二、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整合运用

1.调动情感,加深学生理解 教师要善于挖掘蕴藏在教材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带着浓烈的情感向学生表达文本精彩的语言、优美的故事、精辟的见解、深邃的思想,让学生和国学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享乐,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达到忘我的境界。教师要整合运用国学经典,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和文本产生共鸣,在喜怒哀乐的情感熏陶之中体会国学经典的意蕴,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2]。

例如:在讲解李清照所著《声声慢》时,如果教师能调动学生情感,就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词。从字面意思看,《声声慢》无非是描述秋雨梧桐、庭院女子、落寞悲愁。在古诗词中,惜春悲秋是常见题材,何况美人迟暮的李清照,只是她的悲意更凉、更重、更浓,漫空洒落的秋季凉雨就像一张网,在人心尖上滴满凉意,使人忍不住悲泣。当时的李清照跟丈夫死别、理想破灭、国破家亡,只能用秋雨叙说悲苦,叙说和点染却如蜻蜓点水,只是冰山一角,情绪与情感在文字的水面下仿佛汹涌的波涛。李清照经历跌宕起伏的一生,前半生幸福美满、无忧无虑,后半生流离失所、国破家亡,可谓冰火两重天,她以词代声诉说自己的万古愁情。历史错误地将这样一位胆识超群、才华横溢、情感细腻的女子投放到频发战乱的宋代,让她受尽折磨、煎熬,枯黄梧桐、点点秋雨恰好帮忙承受些她的悲愁。

2 .坚持阅读,陶冶学生身心 实际上很多高中生并非不愿意阅读国学经典,只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太多时间,学生却没有时间去阅读、去赏析,或找不到合适的国学经典读物。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预留时间让学生坚持诵读国学经典,让学生从中发现趣味,找到合适的国学经典,在提高自身修养的同时陶冶身心,缓解压力。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每天抽出固定时间,让学生阅读《三字经》、《弟子规》、《全唐诗》等国学经典,每天在国学氛围里浸润,持之以恒和国学经典零距离接触。为让学生保持阅读国学经典的兴趣、热情,教师还可整合国学经典,让学生每天轮流走上讲台领读,或购买国学经典书籍,让学生交换阅读,同时要求学生把阅读笔记做好,依据国学经典中所倡导的行为习惯、人格修养等对照自身,坚持每日三省吾身,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修炼人格品质,陶冶身心。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国学经典图书,每一周至少抽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交流国学经典阅读习得,促进学生的友好关系,让他们共享知识,讨论国学经典中伟人的行为习惯、人格修养,赏析国学经典的精神、情操,接收国学经典的积极影响、正能量。

3.加强实践,感受国学魅力 不管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高中语文教师都要加强多元化国学经典學习活动实践,提高国学经典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整合运用程度,让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时更投入[3]。

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成语接龙的实践活动,因为成语是构成国学经典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具备独特的表达方式、固定结构,能体现特殊的含义,在语句表达中更是被作为整体加以运用的。很多现代成语都是从古代传承而来,是国学文化中散发着熠熠光彩的一颗明珠,所以在每天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可在黑板一角写出一个成语,让学生对成语知识更加重视,当学生积累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就组织学生开展成语接龙比赛,以地理、天文、植物、动物等分类,让学生展示自己长期积累成语的结果。教师还可有意识地在教室、走廊以及寝室等处悬挂古人图像及其代表作、经典作品,营造浓厚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每一天在课后背诵经典古诗词,陶冶情操,感受中国国学经典的韵律,感受传统文化的蕴意,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设置专栏“每日诗词”,让学生利用早读、课间休息等时间背诵、抄记,随时随地感受国学魅力。

三、结语

中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国学博大精深、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集中体现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高中生学习国学经典不但能丰富知识储备、夯实文字基础,还能提升文学修养、文化素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务必要积极营造传统人文氛围,整合运用国学经典,调动学生学习国学经典、传承国学文化的兴趣与热情,保障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爱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化国学教育[J].基础教育参考,2017(11):55-56.

[2]孟进东.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国学经典渗透[J].高考(综合版),2016(03):33-34.

[3]徐秋林.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03):68-69.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 514000)

猜你喜欢

整合运用国学经典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充分聚合资源提升地理教学成效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浅论在有效教学中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整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