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港口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2017-12-10严洪浩

市场周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港口长江物流

严洪浩

区域经济

长江港口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严洪浩

随着长江沿线及腹地城市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长江沿线港口群迅速发展。目前以上海为国际航运中心,南京港、重庆港口、武汉港区域性航运中心,加上其他众多港口构成了长江沿线强大的港口群。目前长江沿线港口群总体功能逐步完善,机械化程度、综合作业能力明显提升,不仅能承接传统的散杂件货物集疏运业务,还能够提供包装、简单加工、配送、集装箱装运、管道运输等功能。港口作为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因此,研究长江港口有关问题具有更大意义。

长江港口;物流发展

一、发展现状分析

(一)长江港口服务能力日益增强,截至2015年,长江沿线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1.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1413万TEU,近年来增速稳定,长江港口目前以大宗散货集疏运服务为主,集装箱运输体系及铁矿石江海转运、煤炭专业化运输、汽车滚装运输和石油及液体化工品江海运输系统逐步完善。

(二)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一期工程顺利完成,二期工程进展顺利。长江航道通航条件较以往大幅改善,为部分大吨位海轮进江提供了硬件条件,江海运输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为长江港口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 长江航道内船舶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趋势明显,已淘汰部分低标准、小吨位的船舶,2015年长江干线货物平均吨位达到1380吨,间接为港口安排持续性作业、提高货物周转效率提供了便利。

二、存在的问题

(一)航道要素

长江干线航道容易受到季节性影响,水情变化、航道条件仍然影响到船舶的通过能力。三峡通闸能力不足,大吨位海轮难以进江对港口的发展存在明显瓶颈。

(二)岸线管理能力不足

很多长江港口存在功能同质化的问题,容易形成相互压价、无序竞争的问题,难以形成合力。货物码头、小码头扎堆,甚至存在无证经营、违法建设的问题,加剧了同行之间的竞争。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

目前长江港口大型化、专业化水平不高,跟海港差距明显,标准化程度也较低。港口装卸设备参差不齐,集疏运配套设施落后,物流技术水平相对低下,对人力的依赖程度较高。多数港口与城市物流园区距离较远,尚未形成较好的连动效应,对长江港口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约束。

(四)信息化水平不高

长江港口信息化水平较低,很多实务操作仍然依赖大量纸质单据。数据传输通道建设滞后,各物流作业环节缺乏高效对接,数据和信息共享比较困难。

(五)港口物流人才相对匮乏

目前港口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及对于现代物流的认识不能与现代化物流相适应。大量人力专注于日常操作,物流高阶管理、复合型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匮乏。多数港口企业处于利润理念阶段、物流统筹策划和精细化组织管理的能力存在不足。

三、长江干线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与机遇分析

(一)区位优势

长江黄金水道贯穿我国东、中、西部,并且连接众多南北方向水道,对内能够辐射十省两市,对外连通国际主要航线。长江干线港口腹地广泛,经济相对发达,已形成了重工业、轻工业、新型产业、科技产业的产业组织和分工体系,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长江干线港口物流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对于腹地经济发展、货物流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综合运输系统建设为港口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支撑

沿江高速公路、铁路等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为港口延伸服务提供了便利,水、铁、公路多式联运将在港口形成战略支点,能够为沿线企业优化物流布局,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提供便利,也为长江沿线港口提供了更多货源和发展基础。

(三)政策支持

长江经济带建设依托黄金水道,长江航运、港口物流发展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说明国家战略的实施与长江航运发展密切相关,长江航运将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2013年习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长江经济带作为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走廊,西部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沿江地区与欧洲、东南亚等国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进行产品贸易、信息流通和人员交往的重要通道。如新近开通的南京港至中亚、欧洲的专线业务,南京港从中明显受益。

交通运输部与沿江省市政府对发展现代物流的认识越来越高,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长江水运物流的发展。其中包括2009年6月,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交通运输部与沿江七省二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关于合力推进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推进物流发展;201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通过加快内河航道建设步伐、发挥内河港口枢纽作用、推动内河运输服务升级、加强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提升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各地政府纷纷提出“以港强市、港兴城兴、港城互动”的政策,发展临港产业等。

四、长江干线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一)解决港口同质化过高,无序经营的问题,合理利用宝贵的岸线资源

要按照《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网规划》提出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尽快启动长江港口综合枢纽布局规划,并提高规划的指导性,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在政策执行方面,坚持各港口的功能定位,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和无序经营。一些地方盲目上项目,建成后闲置多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货主码头岸线利用率大大低于公用码头,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岸线资源。行业和地方政府需指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指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做好风险预警。对于规划新建的港口加快对接港口后方产业园和集疏运通道的建设,以确保建好的港口能够正常运转。

(二)整合资源,提高港口市场集中度

目前,长江沿线港口企业超过2000家,随着货主码头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港口数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排名前四的港口企业吞吐量较小,赫芬达尔指数HHI指数低,说明市场集中度低,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港口企业数量多,体量、服务能力、成本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容易形成恶性竞争,不利于形成虹吸效应,影响了港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必须全力响应国际供给侧改革的号召,以资本为纽带,以资源整合为方向,打破地域界限,推动并加速该行业的整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将有限的港口资源做大做强,提高市场集中度。这项工作需要靠政府推动,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作。如江西省正在推进九江港和南昌港一体化建设,这样的工作十分有意义,必将对于港口行业的资源整合和可持续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三)加快航运中心建设,推动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

重庆上游航运中心,武汉中游航运中心,南京区域性物流航运中心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沿江现代港口发展的主要骨架和沿江综合交通建设的主枢纽。要加快推进航运中心建设,以航运中心为龙头,带动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加强港口功能分工和运营联合,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鼓励大型、优质港口企业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技术升级,资产重组等,不断做大做强港口企业,改变市场集中度过低的现状。

(四)创新驱动港口转型发展

长江沿线港口的发展基础不一样,资产实力、泊位、仓储等硬实力和管理、工艺等现代化程度有一定差异。转型发展要根据自身条件逐步推进。

首先要改变理念,提供增值服务。比如,完善港口的集疏运功能,为客户提供装卸、仓储、简单加工、运输一条龙服务。与代理、物流公司积极活动,为客户提供进港货物后续物流配送服务提供方案,为客户降低成本。利用好港口的商业功能,港口是各种货物中转的集散地,港口管理人员、商务人员应该加强对所操作货物市场,行业的学习,积极培育市场,优化货种结构,开展市场调研,及时为客户货主和商品的供需商提供需求和价格信息,以提供客户对港口的粘性,注重差异化经营,避免因传统大宗物资货源量的下降而带来的市场风险。

其次要重视信息技术对港口管理的重要作业。建立信息收集和开发机制,整合、利用信息资源,是港口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仅要使得货物信息、作业进度、成本情况等能够在港口内部各部门共享,而且要尽快建立和货物、代理、一关三检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平台。发挥各种信息的价值,为我所用,不仅能够提高操作和沟通的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够为港口企业的决策提供极大的便利。

再次要关注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利用,未来几十年将是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阶段,人工智能在简单处理的能力已取得很大突破。利用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提高港口作业的智能化、机械化操作能力,降低对于劳动力资源的依赖。

(五)完善铁水联运,努力发展多式联运

目前,拥有铁路专用线的港口占比太小,大多数港口无法实现铁水转运,多式联运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使得部分线路综合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水平较低,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难以吸引很多内陆省份的物资进港,对港口的发展形成很大的制约,对社会资源来说也将是一种浪费。

港口物流企业发展多式联运,实现要加快港口集疏运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铁水联运换装机械、作业库长、信息体统、专用线建设等,提高铁水联运能力。要制定多式联运标准规范,统一联运单据,推广多式联运经营人制度。要搭建多式联运的统一的信息平台,在完善长江港口信息交流平台的基础上,结合铁路、公路、海运、船运等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全面、准确、及时、透明的信息查询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六)淘汰落后产能,注重降本增效

加快生产结构转型,打造现代物流港口,淘汰污染严重,生产效率低下的装卸设备,采用现代化装卸系统、信息化系统,优化作业工艺,减少运营成本,降低生产能耗,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七)推动跨区域联动联盟发展和区域内港口融合发展

近年来,长江上中下游港口和企业进行对接,开展业务合作,跨区域的航线开辟不断深化,港航发展的外部活力不断增强。如宜宾港、泸州港和南京区域港口群进行战略合作,开通了水富-宜宾-上海,宜宾—南京—日韩等集装箱班轮航线,这种联动机制连接起了长江沿线港口,开创了合作共赢的局面,加大港城、港产、港港融合。

区域内的港口也应该加强合作,如江苏地区港口众多,但港口之间相对缺乏交流,要通过战略联盟、市场驱动不断加强区域内港口的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加强合作,共谋发展。

严洪浩,男,东南大学MBA在读研究生,现供职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F50

A

1008-4428(2017)03-53-02

猜你喜欢

港口长江物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长江之头
港口上的笑脸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