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在中学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2017-12-09吴谨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应用分析

吴谨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制度化管理日益深入人心,但同时也渐渐显出其“冷管理”的缺陷。而人文关怀在各类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又渐为人所重视。在当前的中学管理中,制度管理也占了统治地位,因此本文试从人文关怀在中学管理实践中的意义出发,探讨其在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人文关怀 中学管理 应用分析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制度化管理日益深入人心,但同时也渐显其刚性约束的缺陷。人文关怀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又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应用十分广泛。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的管理也日益要求摒弃原来近于“一刀切”的刚性制度化管理方式,将人文关怀融入到中学管理中。让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中感受到管理中的温暖,激发工作热情和学习兴趣,发挥在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中主观能动作用,提高管理的实际效果。

一、人文关怀的概念

人文这个概念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它与人的命运、人的人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价值、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理想等方面都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概而论之,所谓的人文关怀指的是主体中心在于人,满足人的各类需求、维护人的实际利益、尊重人的本质,全方位促进人的发展。“人文关怀”的提出反映出人类的自觉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标志着社会文明发展到了更高的层面。与科学理性概念不同的是,人文关怀关注、研究、解答人在其生存、成长、发展阶段所碰到的所有问题,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发展。

二、人文关怀在中学管理中的意義

(一)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

学校以制度管人虽然摆脱了人情关系的不良影响,但却忽视了被管理者作为人的特殊性,当人性被制度所践踏时,管理将事倍功半,反之,被管理者的人性一旦被关注,需求得以满足,则能动作用将会被激发,管理可能事半功倍。所以中学的管理层需从多方入手,尽量满足教师在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的合理要求。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指导教师更好地认识自身,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将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好,尽可能给予教师更多提升学历与科研工作的条件与机遇,并拟定相对应的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激励体制,激励教师为满足自身专业化发展与提高人生价值而努力。要加大对教师生存、生活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时常关注教师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解决好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学会换角度思考问题,在不违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增加管理工作的弹性,帮助教师更好地处理问题。要将教师视为学校的主人翁,真诚地给予其服务,重视教师发展方面、精神方面与情感方面的需求。这种人文关怀一旦发挥作用,将大大提升教师的工作成效,真正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目的。

(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中学管理中能否结合人文管理,将直接影响学校育人终极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学校办学是否成功。学校管理不能对学生“一刀切”,提出千篇一律的硬性要求,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有的放矢,加强人文关切,使他们既有同性方面的提高,又有个性上的发展。学校管理层要研究有效对策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重视学生的健康发展。对学生给予关怀,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增强服务学生的意识。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学习方面的需求与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各方面工作的组织,按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能力大小进行评价标准的拟定,推动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提升教育教学成效。学校通过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能,在避免同质的同时,又能做到让学生扬长避短,因材受教,找到最适合的教育方式,促进全面发展。

三、人文关怀在中学管理中的应用

(一)情性管理,刚中有柔,提升队伍战斗力

管理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社会活动,而中学管理工作则是更为特殊的社会活动。中学管理所针对的对象是个人,在中学管理体系里面,要以人为核心,其余的所有管理要素都是为了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管理人的工作。中学管理工作,假设仅寄希望于通过严格管理与严谨组织来提升教育教学成效而忽视人文关怀的话,往往不能得到较好的管理效果。所以中学管理在拟定学校管理相关工作内容的时候,需要采用刚柔并济的策略,在工作中将人文关怀更好地体现出来,进而获得更好的管理成效。必须进一步系统推进管理体制人性化改革,将人文关怀的管理理念用规章制度的形式树立起来,做到张弛结合,高效管理。学校的刚性制度如能注入人文特性,则能让教师得到更多尊重,学生得到更多关爱,教育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关注个性,提高学生管理成效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追求个性,但是以前的传统教育常以单一的制度控制把大量学生培养成了学习“机器”,使学生最终“同质化”,将来进入社会后也没有自己独特的品质与个性。所以从人文关怀的角度讲,在中学管理中,学校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首先,教师应该熟悉每个学生的差异,对症下药,从每个学生的不同角度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关注他们内心世界的变化,而不能把成人的感受、经验强加给学生。其次,不是所有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是优秀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最大的发展。最后,不能只是针对学生的成绩划分优劣等级,必须从全方位进行思考,多方面进行衡量。这样才能不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文关怀在中学管理中的应用十分必要。人文关怀可以将理性的学校规章制度和感性的师生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它能使大量原本枯燥乏味的“规定动作”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进,更能发挥其制约行为和推动工作的作用,让广大师生愿意接受管理,主动接受管理,甚至成为隐性的学校管理者,有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月光.人文关怀在初中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4(18):108-109.

[2]吴志发.人文关怀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147-148.

[3]柯明欣.探究人文关怀下的中学学校管理新模式[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5-6.

[4]王桂荣.浅析人文关怀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5(24):223-224.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应用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研究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试析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