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教育思想托起明天的太阳

2017-12-09王锡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为人师表尊重学生教书育人

王锡兵

摘 要:作为一个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万丈高楼平地起,启蒙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扎实、良好的初始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其后的更高层次的发展。而教师的灵魂是师德,强烈的危机感在鞭策着我,培养良好的师德修养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热爱教育 尊重学生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所谓师德认识,就是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要从"德"中体会到献身幼儿教育事业的无比快乐和自豪。我从事幼教工作已20年,回顾自己走过的经历,对师德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刚进园时,认为管好这些孩子,无非照顾好他们生活,作为幼儿教师只要能按园里要求做到就可以了,别的教师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就心满意足了。过了几年,开始对幼儿教师上岗有了具体要求,脑子里主要还是偏重了业务能力、专业文化的学习,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经过学习,可以说在师德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我对自己所担负的幼儿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尤其作为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师德,心中基本上也有个底。培养跨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基础就是从良好的幼儿教育开始,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小学、中学及大学的学习质量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人们形容育人职业是"园丁"那是很贴切的,尤其幼儿教育,从事启蒙教育更加显得重要,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6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关怀着她的成长,这种情怀是无私的、投入的,每当女儿在生活中、学习上取得了一些进步,我都会非常高兴,这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可以消除一天的劳累。多年的幼儿工作中我也如同对自己的女儿那样对一切孩子,这就使我深深体会到,情系幼儿,像母亲一般热忱地爱每个孩子,这样你就会感到有意义,幼儿身体健康,学习和素质有所提高,你就会喜悦,那么就可以消除所有的劳累感。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为人师者,表率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一个幼儿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下一代接班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陶行知先生说:"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幼儿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一个真正伟大的教育者,一個真正有所作为的教师,都应该是诲人不倦的。陶先生说"教师最大的成功,就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创造出自己崇拜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

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好的先生,必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必定要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老师自己都不学习,没有进步,那拿什么去引领学生学识的增长和心灵的增长?所以我们都要做到学而不厌,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学而不厌。

五、育好人是师德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师,这是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endprint

猜你喜欢

为人师表尊重学生教书育人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篆刻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科学引领青年教师成长,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试析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
谈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策略技巧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