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2-09阳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应用

阳勇

摘 要: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更加重要,学习历史有助于培养下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进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生活化教学理念,注重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促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生活化,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研究了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高中历史 应用

历史是指一切事物的过往发生、发展过程的总称。历史知识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远离学生的生活的实际,把学生置于高考的压力下,就难以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思想,坚持生活化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设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利用生活化的历史内容,采取生活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是对教学思想、观念及任务的实际体现,其不但是开展课堂教学的依据来源,同样也是开展教学评价的重要衡量指标。在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之时应当由以下三方面来进行:以课本为依托,适当拓展教学资源;明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充分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了解历史、感悟历史。例如在讲解“西周的政治制度”这一知识时,首先便可借助于问卷调查的形式,掌握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如“你知道周公是谁吗?你知道自己家族中的亲戚关系吗?你知道有关祭祖的传统吗?”依据调查结果,进行以下设计:(1)讲解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对西周时期的国家政治特点进行总结,对比上述两种制度的异同,深入探讨其内在联系,归纳出其主要特征;(2)广泛搜集相关历史资料,重新构建历史知识,采取树状图的形式来揭示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特点与联系;(3)借助各种考古文物如青铜器物、甲骨文等,了解并感受西周时期的文化特征。由学生讲述自己家族的祭祖传统与习俗,感受宗法制在中华文化中的源远流长。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1.利用教材中的生活内容

历史教材是教师开展历史教学的主要载体,在陶行知“做学合一”的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材编写人员在编写历史教材的时候增加了一些有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这为我们开展生活化教学提供了资源。因此,教师在组织历史教学的时候,需要认真解读现在所阶段所使用的历史教材,深挖教材中所含有的生活内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究兴趣。例如在讲到宋朝这一历史内容的时候,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展示两幅画面,一是岳飞《满江红》的视频资料,一是宋徽宗赵佶的《写生珍禽图》,然后引导学生对比这一动一静的两幅画面,思考展现了当时宋朝怎样的社会现实。在直观感受中,学生自然而然会触及到政治现状,即积贫积弱、重文轻武。以上两幅作品其实是根据教材的文字资料获得的,只要对其进行合理地应用,自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补充生活化内容

在新版的高中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生活内容还是有限的,此时就需要教师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来弥补,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生活内容来补充课堂教学资源,以此拉近学生与历史内容的距离,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例如在讲解“清明上河图”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该图放大,从图中的细节入手,如选择一家店铺引导学生观察这家店铺的主人姓什么,从招牌或幌子中发现该店铺在经营何种生意。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介绍北宋的商业经营模式,并引导学生探究出现这种模式的原因。如此,以教材为依托,增加生活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在信息搜集中发现新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实现了古代经济与现代经济的联系,沟通了古今。

三、教学手段生活化

1.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方式。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以生活问题为导向来创设极具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客观的情境中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如此推动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内容复习的时候,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带领学生走进历史,向学生展示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李鸿章的四幅人物图像,并提出问题“这四位人物在清末救亡图存中提出了哪些主张?有哪些作为?结果如何?”如此,在生动直观的画面中,学生可以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总结不同人物的作为,以此加深对清末所有救亡运动失败根本原因的理解,即没有触及到清王朝的封建制度。

2.创设生活化情境

当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某一知识体验的过程中,才能唤起对知识探究的兴趣,在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历史虽然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我们可以以艺术化的手段来展现历史,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历史。例如在讲解“王安石变法”这一内容时,可以鼓励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搜集相关内容,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将这一历史事件生动、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穿越到特定的時代,以特定的人物身份来看待这个时代,并以自身的实际对时代进行思考,在表演的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如此,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教学的方式,还可以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到分析历史的方法,加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理解,提高历史学习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在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精心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利用生活化的手段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历史探究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对历史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敏.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5(05):40-41.

[2]王洪军.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50-51.

[3]樊磊.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5(05):49-50.

[4]李娟.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03):77-78.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应用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