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2017-12-09陶中儒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情感教育策略

陶中儒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中美术教育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美术是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社会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而美术能力也占据了其中的重要位置,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优势和特点。但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中,由于教育观念的腐朽,对美术这一学科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視,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在新的教育要求下,教师需要将美术教学和情感教育相融合,探究出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高中美术 情感教育 策略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课时紧张,而美术和语数英等类的“重点”学科相比明显没有受到学生和学校的重视,安排的美术课时较少,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严重违背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和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正大力推动美术教育,高中美术教师也应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一、当前美术课程情感教育存在的局限性

(一)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高中学校中,教师都在紧锣密鼓的为学生的高考做准备,在其它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尽可能记住更多的知识,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让学生自主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毫无情感教育的投入,并且教师也将这一教学方法带到了美术教学中。美术这一学科和其它学科不同,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一旦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即完全违背了美术教学的目的,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学生在知识的灌输下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久而久之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师生沟通交流的局限性

对于将美术作为了自己选修课程的学生来说,学习美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美术专业中,学校和教师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度也较高,但正是对课程的过度重视,反而导致了错误的教学观念形成。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追赶教学进度,影响了每节内容的教学质量,加之教师和学生间没有进行充分交流,学生没有及时提出问题,教师误以为学生高效率掌握了知识,而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往往会“捡了芝麻,掉了西瓜”,而且这种缺乏师生互动和师生情感交流的教学体制,使得学生们很难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美术课堂当中,对于一些作品和动画的欣赏也仅仅局限于好看、有趣的层面,没有深入地去分析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深层次的含义,严重限制了学生良好审美意识的形成。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有效教学对策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对于他们的思维拓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要想让学生真正对美术学习产生良好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就要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美术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对美术充满好奇,从而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例如在进行人物造型的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想要画的图像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想画女生头像,有的想画老人头像甚至想画动物的头像。那么面对学生所产生的不同想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到学生为什么想要画其他的内容,是因为不自信还是因为兴趣所在。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尽量的多给予学生一些时间来让他们进行自我展示,通过画自己感兴趣的造型来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美术作品绘画结束以后,教师需要适当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并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相评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对学生绘画中的优点则要及时的进行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能提升绘画的自信和兴趣。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也能更好的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从而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找出他人的闪光点。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和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二)通过作品鉴赏培养学生的情感

音乐、文学和美术等艺术是情感教育最宝贵的财富。在美术教学的鉴赏活动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入手,促使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在自己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当中积极的融入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以及美术情感。例如在进行《奔马图》的作品分析和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作品仔细观察,了解一些徐悲鸿的个人事迹和背景故事,让学生对作品有基础性的认识。随后教师再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这中方式下能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与作者的思维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对徐悲鸿的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这对于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素质培养来说都能产生重要的意义,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高中美术教学活动中,除了绘画的基本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美术欣赏。通过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能够感受到作品当中所包含的独特艺术魅力,这种感受对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激发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进行美术欣赏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作品当中包含的积极情感和意义挖掘出来,促使作品的本身价值得到发挥。在观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时,教师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多个角度来指导学生进行鉴赏,提前让学生搜集并整理梵高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作者。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则要让学生思考自己与作品之间的思想联系,并与梵高的一些其他作品之间结合进行分析,看当中的不同之处,从而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含义。

三、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笔者主要对当前我国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有效应用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研究了当前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目前高中美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重视情感教育教学方式。通过情感教育的辅助作用,一方面改善目前美术课堂的现状,另一方面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靳晓丽.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的作用分析[J].福建质量管理,2016,(05):198.

[2]黄虹.刍议小学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8):239.

[3]王晓静.高中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52-153.

[4]邹联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微[J].学周刊,2014,(17):223-224.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情感教育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