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声乐演唱中的应用

2017-12-09孙学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奥尔夫歌唱声乐

孙学文

摘 要: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音乐作为一种精神产物,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与学科。越来越多的儿童与青少年加入到声乐学习的行列之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以一种鲜活的生命力丰富了音乐教学。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实践,把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入到儿童声乐课中,使儿童在歌唱训练中快乐的享受音乐的同时,又能获得正确的歌唱技巧。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 儿童声乐教学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内容与方法

奥尔夫音乐教育不仅是一种“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育,同时还包括歌唱、表演、即兴创作等内容的综合教学。一般将其分为音乐、动作与舞蹈、语言三大类。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这三类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集体教学,在教学中,强调的是“过程”,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关键是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探索。遵循探索-模仿-迁移-即兴创作的原则。

但是,并不是固定的某种方法或某个音乐就是叫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或者是奥尔夫音乐,只要符合奥尔夫的理念和原则的音乐就是奥尔夫音乐,符合他的理念的方法就是奥尔夫教学法。正如奥尔夫本人所强调的:“走遍全世界的,不是我为表明一种观念所写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而是那个观念本身。”[1]所以,在不同的学科所表现的也不尽相同:奥尔夫教学法中动作与音乐结合可应用于孩子们的数学教学中。只要正确、系统地学习、研究、探讨奥尔夫教学法,取其精华,有机地与不同学科相结合,就会为我所用,使教育不断地发展与进步。

二、奥尔夫教学法在儿童声乐课堂中的运用

(一)运用在儿童发声技巧中的奥尔夫

1、呼吸????

世界著名声乐教育家卡鲁索曾经说过:“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学生也就算走上了客观的艺术高峰的第一步”。可见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所在,也是歌唱的关键因素。

在歌唱训练中,我们亦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呼吸训练,用生动活泼的比喻,或者创设一个情境,使理论的讲授变得生动、易接受。可让小朋友想像一下自己走进了一个大花园,里面的花开的争奇斗艳,一阵微风吹来,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用这种情境诱导孩子“闻花香”,用最自然的状态体验了深呼吸。也可给他们讲述:秋天来了,田野里长满了蒲公英,让我们拿着蒲公英,把它们吹散吧!然后和孩子一起做深深吸气、吐气的动作。

2、练声

在成人声乐中,经常会用一些字母来练声,像a、i、u、mi、ma、mu等。可是在儿童声乐课中,“可不能像烹调一样,照着‘烹调法烧菜、煮汤。”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唱这些没有意思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会觉得歌唱很枯燥乏味。如果换成象声词,比如让他们模仿小猫、小鸭子、小鸡的叫声,孩子们则会兴趣盎然。

例如:

5 3 1| 5 3 1||

小花猫喵喵喵

1 3 | 5 3 |1?—||

喔喔喔喔喔

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语言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应用到音乐教学中。“作为人声,它与歌唱在生理上和发生原理上有许多共通的东西”,“语言进入教学可以说是奥尔夫主张的‘适于开端的教育观念的体现”,“这也充分体现了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从孩子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2]

(二)运用在教授儿童歌曲中的奥尔夫

1、创设情境,由故事引入

西方有一种“以学生喜爱和兴趣为导向”的理论[3],也就是说由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入手。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如果上课之前用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和表情,绘声绘色的把歌曲中所描述的故事情节讲述出来,不仅能让孩子们兴趣倍增,还可以对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情感表达有更加深刻的把握。

2、以朗诵导入歌词和节奏的学习

能把语言、动作、音乐融在一起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训练就是奥尔夫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基础。在歌唱中,音准和节奏是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而通过每个人都会的语言,来进行节奏训练不仅是非常有效地手段,将语言引入音乐教学还是奥尔夫在音乐教学中的一项伟大的贡献。

用孩子们所熟悉的姓名、生活的声音节奏进行节奏朗诵训练,如:

××|×××|××××|××|××××|

妞妞王小明欧阳雪莲走走跑跑跑跑

××××××|××××××|

刮胡子戴帽子真漂亮真可爱

这样,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提示孩子们这一小节是“走”的节奏型,这一小节是“跑跑”的节奏型,这一小节是“刮胡子”的节奏型,这一小节是“扔手榴弹”的节奏型……

(三)运用在理解歌曲中的奥尔夫

1、用身體感受歌曲的结构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既然这是成长中的自然规律,我们更不能去抑制。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让孩子用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对音乐做出反应,这种即兴表演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反应能力、创造能力和想像能力。

通过这种方法可让孩子们根据不同歌曲旋律的高低走向、强弱变化、曲式结构用不同的动作做出相关的反应。当旋律上行的时候孩子们会用手臂往上划弧线,或者直接蹦起来;旋律下行的时候孩子们会用两个小拳头从上往下交叉旋转;每次开始时就是一个不同的动作;还可以提示他们觉得旋律一样或相同的时候,可用同样的动作表示。这样一来,孩子们会享受在其中,并在不断的创造新动作。在潜移默化中,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图形谱

除了通过动起来去感知音乐,我们同样可以用视觉的手段——图形谱来进行听觉能力的培养。在进行歌唱的听力训练和音乐欣赏教学中,图形谱的引入,让孩子们对音乐的旋律、歌词一目了然,使得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快乐。

在歌词和旋律的学习中,可以一个分句画一个图形或者符号表示,比如《国旗,国旗真美丽》里的歌词。我们就可以画一面国旗代表第一句,第二句用星星表示,第三句画一朵云彩,最后一句画一张小嘴,这样歌词就轻而易举的记住了。此外,可发挥孩子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把听到的、学到的音乐画出来。[4]这样通过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9月

[2]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2009年11月第3次印刷

[3]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版

[4]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2008年6月第4次印刷endprint

猜你喜欢

奥尔夫歌唱声乐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歌唱十月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