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2-09吴明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高中微课

吴明奇

摘 要:当前社会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是信息化时代产生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成为了人才发展的基础。而高中设立的信息技术课程正是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能一味的按照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而是要适时加入一些新型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微课教学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和现代化设备,进行的一次教学创新。利用微课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 高中 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

微课这一教学理念早在上个世纪就被美国的著名学者所提出,我国在2010年才真正将这一教学理念引入国内,并在教育中投入使用。微课的全称是微型课堂,其主要教学形式以短视频为主,针对某一知识难点或重点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由于不用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在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学习,因此广泛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已经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阶段教育中开始普及应用。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微课教学方法,更能帮助学生们掌握信息技术要领,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开始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关注。但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文化课的学习压力极大,而信息技术并不在高考的范围中,因此学校对这门课程安排的课时较少,加之家长也希望学生将所有精力投入到考试相关的课程中,严重影响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接触到计算机的机会也不同,因此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无疑也给教学带来了难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体系不完善,由于课程开设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适合本学科特点及符合学生实际的完整教学体系。而且师资力量比较单薄,很多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甚至一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师是由考试课程教师担任,以致课程表上是信息技术课,上的却是任课教师的考试课程。其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高。高中生虽然处在对新鲜事物高度好奇的阶段,但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会考科目,相对于高考的考试科目来说,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这样的课程可学可不学,反正不会影响高考。所以,整体表现出学习兴趣不浓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再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比较陈旧。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运用性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必然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要想利用好这一教学方式,使这种教学方式的作用最大化,我们在课前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对内容的选择方面。选择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大纲的要求。将章节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整合,制作出与重难点相关的微课视频。我们还应该结合学生的不同水平、可以接受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内容以及课程的进度。

例如:在进行《Excel中的数据求和》相关内容的教学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一章节中大纲要求学生应掌握的重点内容是: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求和的操作过程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后,我们应该在课前先对学生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他们对Excel的掌握情况,再对教学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以便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最后,制作出与大纲要求最贴切的微课视频。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倡的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只需要作出必要的指导,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由学生自己去探索钻研。如果一个章节中的重点知识比较多的话,教师可以将这章节的知识拆分成几个小的微课视频,然后学生分组来学习。例如:由一组的学生来一起学习视频A的内容,由二组的学生一起来学习视频B的内容,然后由一组的代表给二组的同学讲解视频A的内容,二组的代表给一组的同学讲解视频B的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培养了同学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例如:在讲解《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相关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由A组的学生来通过微课学习数字化图像的采集方法,由B组的学生来学习对图像的加工,然后,由各组的代表给对方组成员讲解本组学习的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利用微课创建教学情境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微课,可以利用微课中丰富的内容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知识,把握住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有效加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果。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块,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能够被带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掌握教学内容的每一个知识点。例如,在教学“Flash二维动画制作”的过程中,其教学难点是遮罩层的制作与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但是由于遮罩层的操作要求非常多,在操作的过程中也需要频繁的切换窗口和界面,因此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及时教师在课堂中能够示范操作,学生也很难记住这些复杂的步骤,操作起来就会更加困难,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利用微课来完成遮罩层的课堂教学,通过微视频来展现遮罩层的应用,能够快速提升教学效率。微视频能够实现语音讲解、文字指导、突出重点知识、鼠标点击提示、操作提示等功能,并且通过对微视频进行控制,可以重复、快进、暂停观看视频,当学生遇到难点时,可以反复观看微视频,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三、结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师一定要学会合理利用微课模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微课的媒介作用,通过多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高效掌握高中信息技术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鄭良美.网络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04):95-96.

[2]王甲云.微课:让学习变得简单而有趣——浅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3(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高中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