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函数教学的几点做法

2017-12-09刘微微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函数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刘微微

摘 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函数既是整个阶段的难点亦是整个阶段的重点,而学生在学习函数时,总是觉得枯燥乏味,不得其法,甚至选择放弃,因此,如何学好函数在初中数学阶段里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仅就自己多年的教學经验,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函数教学 教学方法

一、巧设比喻,破解函数定义

在初中的函数教学中,对于函数的定义教学,通常是采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创设一个又一个的情景,不断的让学生发现两个变量的存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发现总结出函数的定义。教材的编排亦是如此,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讲,直接给出定义,理解的难度较大,所以一般是分为两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先感受生活中两个变量的存在,它们之间有这样的关系,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第二课时,通过总结变化规律,得到函数的特征,具有两个变量,其中的一个变量取定一个值,另一个变量的值也唯一确定。这样顺其自然的就得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函数定以后,给出相应的练习来辨别是否是函数时,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出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一对多”还是“多对一”的理解上。例如: 和 究竟有什么差别?到底哪个才是函数?讲起来不仅费力气,学生还是不易理解。听过很多老师的课,此时都会画图表述,“多对一”(即多个自变量x都有一个y值与其对应)的是函数,而“一对多”(即一个自变量x有多个y于其对应)的不是函数,每每至此,教师讲起来费力气,学生还是不易理解。有一次讲到此处,一个学生的理解让我颇为震惊。他说老师,自变量X就好比女人,函数值Y就好比男人,现代我国社会一夫一妻制是法律允许的,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也是法律认可的,它们的关系就好比函数里的“一对一”和“多对一”对应关系,都符合函数的定义,而一妻多夫制是我国法律不允许的,就好比“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就不是函数关系。当他阐述完这个比喻后,全班同学都笑了,但均表示十分明了函数的对应关系了。正所谓话糙理不糙,通俗易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正是他巧妙的运用了比喻,破解了函数这个较为难理解的定义。

二、活用广告,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的函数学习集中体现在一次函数(包含正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上,所以函数的图像接触最多的就是直线、抛物线和双曲线。在函数的图像初期学习时,教材和部分习题也是有选取不规则图像,如心电图,气温虽时间变化的图像等等,但是随着后期的深入集中学习,一提到函数的图象,学生的脑海里就是直线、抛物线和双曲线。当初三总复习时,习题做得多了,脑子更加机械化了,而中考的压轴题离不开抛物线,以至于一看到函数的图像部分学生甚至有些厌倦和厌烦。为了避免初三数学复习的枯燥和乏味,我在复习函数的图像这一部分内容时,播放了景田百岁山的矿泉水广告,学生看过广告后都很放好奇,这个广告和数学有什么关系?和这节课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便开始讲解:1648年,斯德哥尔摩的街头,52岁的笛卡尔邂逅了18岁的瑞典公主克里斯汀。几天后,他意外的接到通知,国王聘请他做小公主的数学老师。跟随前来通知的侍卫一起来到皇宫,他见到了在街头偶遇的女孩子。从此,他当上了小公主的数学老师。

小公主的数学在笛卡尔的悉心指导下突飞猛进,笛卡尔向她介绍了自己研究的新领域--直角坐标系。每天形影不离的相处使他们彼此产生爱慕之心,公主的父亲国王知道了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笛卡尔处死,小公主克里斯汀苦苦哀求后,国王将其流放回法国,克里斯汀公主也被父亲软禁起来。笛卡尔回法国后不久便染上重病,他日日给公主写信,因被国王拦截,克里斯汀一直没收到笛卡尔的信。笛卡尔在给克里斯汀寄出第十三封信后就气绝身亡了,这第十三封信内容只有短短的一个公式:r=a(1-sinθ)。国王看不懂,觉得他们俩之间并不是总是说情话的,将全城的数学家召集到皇宫,但没有一个人能解开,他不忍心看着心爱的女儿整日闷闷不乐,就把这封信交给一直闷闷不乐的克里斯汀。公主看到后,立即明了恋人的意图,她马上着手把方程的图形画出来,看到图形,她开心极了,她知道恋人仍然爱着她,原来方程的图形是一颗心的形状。这也就是著名的“心形线”。国王死后,克里斯汀登基,立即派人在欧洲四处寻找心上人,无奈斯人已故,先她一步走了,徒留她孤零零在人间...百岁山矿泉水的广告源于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公主在街头遇到笛卡尔。当我讲完时,学生们都深深地沉浸在故事里,不能自拔,仿佛他们从来不知道数学也可以让人如痴如醉,数学也可以如此美丽动人,他们迫不及待的记下“心形线”的函数表达式,我便借机播放了“三叶线”“四叶线”等高等数学课程中的特别的函数图象,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真正的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第一次觉得数学是如此的迷人,第一次深深地爱上了数学。

三、就地取材,紧密联系生活

因为函数都有其存在的背景,而这个背景和情景,是我们教师可以好好抓住和利用的重点,如果我们能做到就地取材,多做一些来源于学生身边的背景实例,那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而这些背景和情景的创设和积累,就需要教师平时的用心和留意。比如我在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时,拱桥是题中必不可少的背景情景,那么与其说起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为什么不用我们身边那壮美的梅河大桥呢?它高高耸起的拱形仿佛要冲向云端一般,那不就是一条最美的抛物线吗?当幻灯片上播放梅河大桥的壮美图片时,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家乡产生了热爱和自傲之情,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以上是我在初中函数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仅供大家参考,虽然谈不行什么良好的经验推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尉景兴.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愉快教育.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7)

[2]曾敏燕.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函数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初中函数教学“三部曲”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