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一英语衔接课中的文化教学部分

2017-12-09张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文章语言英语

张霞

根据英语的核心素养,包括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英语课标》是根据英语的核心素养而制定的,2017《考试说明》全解对阅读理解的部分坐了很大的调整,难度增加了。考试大纲在变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作出正确的有方向的调整。因此,我们应该超越英语学科来教学,增强阅读,提高文化意识。在高一衔接课的内容上除了语法部分我增加了文化这块教学内容部分。

大多数学生到高中为止已经学了7至9年的英语,当他们成为高一新生,上第一节衔接课的时候,我们都有一种共同的目标和教学方法就是帮他们补初中没学好的内容或者是把平时我们老师在课堂上发现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在衔接课上灌输给学生。然而,我们的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依然是个拙劣的英语使用者呢?能读英文小说的寥寥无几?能用英语写作的更是凤毛麟角?听得懂新闻更是成问题?有些学生学习英语很认真、刻苦,也很勤奋,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总是追着老师问问题,弄一大堆试卷,不停的做题……可成绩却豪无提高。因此首先我們老师应该改变教学思想和方法。这里我希望以杜威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如果今天我们用昨天的方式教的话,我们就是在剥夺孩子的未来。那么,如果你们还以以前的方式来学的话,你们就是在自毁你们的前程。”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文化知识是必要的,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语言。因此,我把衔接课设计成两部分:文化部分和语言知识。今天我就着重谈一谈文化教学部分。

首先,我用电影《战狼2》的导演在摄制组在南非拍摄期间所列出的工作人员的注意事项中有这样一条:“中非工作人员时刻保持团结。如果交流不畅,请勿习惯性飚出你最熟悉的英语单词。请及时联系翻译人员,避免造成解。”从这一段不难看出语言背后的文化故事。接着我用dog days来举例并告诉学生这个短语的来历,并让学生意识到不管是英语还是别的学科,我们的教育不是只学习知识,特别是外语学习,我们要超越语言来看学习。语言,是品格和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

《修订课标》明确提出“文化品格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意识、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分析2017年全国卷Ⅲ的阅读理解部分,不难看出文化知识在试卷中的体现:如阅读理解部分选取野生动物保护、植物科学研究、生态系统平衡维护、古建筑保护、民生、旅游问题等话题文章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让他们认识到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这两个貌似相对独立的内容,在一个主题下,融合在同一个语篇上,借助学习策略,通过语言技能,实现语言与文化的同步学习。

接着又给他们介绍了几种学习优秀文化的途径。一、从教材中学。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教材包含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范围,具体涉及32 项子主题,结合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解读单元主题。教材中有个“Friendship”单元。这个主题的价值取向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中,有许多共性指出。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和“患难见真情”就反映了一个共性的价值取向。

又如“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节日是世界各国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每一种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或传统的习俗,即使是类似的节日,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纪念方式,

根据语篇类型特点,准确梳理中心思想与细节、细节与细节的关系,并从中汲取有价值的文化知识,如英美等国家地理概况、旅游资讯,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及其成就和贡献,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有关文化知识内容标准在《修订课标》中都有明确的建议。二、联系生活实际:将书本的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进一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也要将社会生活现象引入课堂里,借助书本知识正确理解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共享单车、网上购物、微信支付、高速铁路网、地震等话题。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看问题的态度变了,同时也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英语语言知识主要来自英语学习活动,但文化知识并不只能通过英语学习活动来获取,许多知识可能是从其他学科学习,甚至是从课外习得中迁移而来的,文化意识也会通过其他途径收到影响。所以我们要超越语言来学习。

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地理解和有目的的学习,我引导他们对2017《考试说明》就阅读部分的相关调整进行初步的了解。

1.由“接触外语”变为“学习和使用外语”

2.由“文章的主旨要义则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推断”变为“作者没有明示文章的主旨要义,需要读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归纳和概括。”

3.由“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变为“根据所读内容作出判断和推理。”

4.增加“阅读文章需要具备一定的语篇知识。”

5.由“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住全篇的文脉”变为“必须把握住全篇的基本结构,理清上下文的衔接关系”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须是输入和输出成正比。不光是要学好英语本身,还有读写历史、文学,包括诗和散文,了解时事,这样才会触类旁通,不难把握作者的意图,理解也变得容易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章语言英语
语言是刀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