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初探

2017-12-09马艳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导入小学语文艺术

马艳霞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重新的确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堂导入环节是一种艺术,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做好这门艺术,就应该在课堂开始阶段就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课堂导入形式多样,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种导入方法,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 艺术 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能够有个巧妙地导入环节,就能先声夺人,抓住孩子们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导入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构建高效课堂。

一、温故而知新法

语文教学一般每一课都要两个课时,新版小学语文教材每组都有4篇文章,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导语设计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因此复习知识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掌握住同一个主题,让学生去揭示课题所蕴含的寓意,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例如在教学《七颗钻石》时,就可以先让学生结合以前学习的《可贵的沉默》等这一组的课文,自主探索出应该珍惜亲情和友情。

二、激趣式导入法

精彩的导入会让学生感觉是一种享受,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情景之中。兴趣是动机的先导,是思维的源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注重导入方法的运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时,教师就可以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晚上去数过天上的星星呀?天上的星星这么多,你们数不数得清呀?”话一出,绝大部分学生马上开始议论纷纷,兴趣很快就被激发了,再次引导:“今天,我们也要去认识一位喜欢数星星的孩子,他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读了课文之后,请学生简单评价张衡”。学生在读课文之前是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读得非常的认真,并积极地思考,并能够很好的解答出问题。

三、设置悬念法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根据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教师就应该给学生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注意,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例如在《花钟》这篇文章中,就可以这样设计引导:“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为什么喜欢呀?”学生畅所欲言后,继而引导:“一位植物学家按一定的原理将各种花种在一起,制成了花的时钟,并根据花的开放来判断时间,他的这种做法奇妙吗?你想不想知道这位植物学家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制作的这个花钟呢?让我们走进花钟这篇课文,来一起揭示其中的奥秘吧!”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各种花开放的时间,从而分析得出美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仔细观察的文章主旨。

四、故事导入法

故事的情节性强,具有曲折性、悬念性、趣味性等特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可以选取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或故事作为导入材料。例如在《桂林山水》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个有关山水的神话故事:“同学们,广西桂林那滿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动人的神奇故事,比如如父子岩,据说古时候有姓龙的父子两人,他们的造船手艺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粮食装得多,行驶起来也跟箭一样快。不料,一个姓万的员外看中了他们的手艺,死逼着他们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搜刮老百姓的粮米,用来献给皇帝买官做。粮米被他搜刮空了,岂不要饿死老百姓吗?龙家父子不肯干。他们慕名来到桂林,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因为缺吃的,最后饿死了。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我们出发了”。

五、直观演示法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这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的欲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可以引导“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然后出示动画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惊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交流说到它吃苍蝇、蚊子后,教师趁机说:“壁虎虽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学生惊奇地说:“哎呀,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又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的《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并且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六、结语

总之,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是一种教学艺术,应该具有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等特点,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巧妙的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栾妍精心设导引人入胜——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式[J].教育:文摘版,2014(08):50-51.

[2]王凤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5(07):42-43.

[3]金彩琴.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课[J].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05):40-41.

[4]蔡艳芳.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方式的多元选择与实践[J].课外语文:上,2016(07):28-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入小学语文艺术
纸的艺术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