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快乐走进作文课堂

2017-12-09李巧霞

考试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铸就激趣

李巧霞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被动地写作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关键词:激趣;铸就;诱发

“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令人头痛的话题。作为语文教师,何尝不想让学生轻松地完成作文的撰写,把作文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来做!正如语文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的那样:“写作教学应贴切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然而事与愿违,每次的作文练习变成了词句枯燥、机械、虚假的编造和学生无奈的“申诉”。那么,我们如何帮助学生走出“怕”的阴影,快乐地进入作文课堂教学呢?

一、 把握学生心理,点燃学生的写作欲望

“好之才能爱之”,尤其小学生,当高兴时,做起事情来不仅效率高,而且表现出色;当没有吸引力时,再容易的事情也会完成不好,他们的喜好常常受到外界因素的诱引和情绪感染。因此,教学中,我们不妨以此为切入点,借助它的力量来帮助学生学会写作。

1. 用“竞赛”引发学生写作兴趣。

小学生喜欢“竞赛”,在比赛中他们的情绪常常会变得高涨,迸发出无穷的力量,感受到竞争带来的乐趣,叙述起来更是滔滔不绝。为此,教学中,我们不妨把竞赛带入课堂,让他们在参与中,描绘出一片片灿烂。记得在三年级刚上作文课时,我就举行了一次《掰手腕》竞赛,通过竞赛的描述,完成学生的作文起航。虽然这是一项非常古老家喻户晓的体育活动,但是当把它搬进作文课堂的时候,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台上两位选手比赛激烈,台下同学们加油声此起彼伏。当活动结束后,我乘势让同学们把刚刚看到的情景先描述一下,说出好词、好句,我一边表扬一边把它抄在黑板上,为下面的写作做好准备。接着,我问学生:你们愿意把刚才的场面“拍摄”下来吗?让爸爸妈妈也分享我们的快乐。同学们齐喊:“愿意”。我说:那怎么写呢?今天我就教同学们怎样把《掰手腕》的竞赛场面写在作文本上。首先让学生说,就在这时候他们特别想知道自己说的是否正确之际,我又进行了及时点拨。使他们顺利地写下了第一段。如有一个学生写道“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三的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在教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紧张激烈、有趣、好玩……)的××比赛”。万事开头难,现在开头写出来了,离成功的目标也就不远了。第二段写比赛规则。第三段写活动的具体过程,这一段是文章的重点段。教学生要注意“点、面”结合的办法,才能把活动的场面写得绘声绘色。所谓的“面”,就是注意描写全体学生。例如:老师宣布比赛规则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的加油声就响成一片。大家的心情无比激动。“点”就是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描写。你看××他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脸涨得通红,眼睛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方,心想:“我一定要赢过你。”最后写自己的感受。

2. 通过“活动”,让作文变成“趣味”体验。

“动”是小学生的特点,也只有在动中他们才能体味出生活无比的乐趣,往往深入其中不能自拔,迸发出过人的想象力,进而变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为此,老师可借助学生这一特点,组织大量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帮助他们累积“素材”。让活动中的点点滴滴,成为他们可说、可写的源泉。如,一次作文课上我组织的《传电话》活动,活动中的学生个个神情专注、欣喜若狂,他们蹦啊、跳啊,快乐的心情在他们的作文中显露无余。记得有一个学生在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在学校我们不能说闲话,因为有的话越传越走样,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

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给我的作文教学带来启示,为了让学生的兴趣变得更浓,我总是不间断地开展活动,如《登雄关长城》《吹气球》 《吹泡泡》 《接力赛》等。帮助学生在快乐中打开写作思路,掌握如何写场面作文的方法。有一位家长对我说:“我女儿喜欢上作文课,感觉还没有上过瘾就下课了。”快乐的“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即兴”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才能自觉、自愿地去写。如学生很乐意参加班队活动、文艺体育活动,游戏竞赛活动等,对班里的一些突发事件也颇感兴趣,对这些活动和新鲜事,我会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即兴”练笔,有一天上语文课,突然张国才同学吐了一地,污渍溅在课桌和衣服上,邻近的同学都捂着鼻子,显出责怪的神情,稍远一点的几位男同学嘻嘻哈哈,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看到这种情形,我稍停片刻,拿出手纸走下讲台……这时好几位同学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让我来擦。”“老师,我送她回家。”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件事上,无心听讲,这时我就立即鼓励学生把这件事写下来。既赞扬了同学们的乐于助人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真”练,现实生活,充满乐趣。常常在平凡之中孕育着非凡,平淡之中饱含着新奇。怎样才能发现生活的真谛,取决于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为使学生有真切的感受,说真话、抒真情,我引导学生观察自然风光,观察植物、动物以及身边人和事,再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也可以适当写出由此景、此物、此时产生的联想。

“随文”练,写作内容是从生活中来,写作方法是从课文中来,因此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中,我借助语文课本上的范例,“随文”练笔乐在其中。

3. 读中仿写,即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转化为能力。

如读了《礼物》的第五段,当学生理清了句群的因果关系后,为了进一步掌握因果关系的表达方法,可进行如下练笔:

(1) 因为刘涛 所以受到了人家的称赞。

(2) 今天妈妈特别辛苦,因为 。

这是一种借鉴课文片段,进行因果句式的迁移练笔。类似的还有可以进行总分式、并列式等练笔。除了借鉴课文片段进行练笔外,还可以借鉴全文写作方法进行练笔,如学完《桂林山水》一文,让学生仿照该文写《美丽的东湖》。

二、 “叙写”诱发了学生的写作想象空间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如果老师能很好地启发,他们定能把一幅幅美好的想象活跃在作文上。教学中,我常常采用“叙写”的方法,拓展学生的写作想象空间。如:在学习《小摄影师》一课时,有一个故事我觉得可以拓展开来让学生写成作文:“由于高尔基同志的工作非常繁忙,他轻易不见任何人,可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为了给高尔基拍照,要把照片放到教室的后面以此来鼓励大家。小男孩通过自己的智慧终于见到了高尔基同志。可是就在他激动不已准备给高尔基拍照的时刻,胶卷忘带了,他十分懊悔地冲出去,回家拿他的胶卷去了,高尔基怎么喊让他回来也无济于事。”在课文结束时,我顺便问学生:“那个小男孩能回来吗?”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能回来,有的说不能回来了。“那么,你们想象一下,小男孩在回去的路上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会遇到哪些事情?到家后他会跟爸爸、妈妈说些什么?”一系列的提问,使同学们各个神采飞扬。“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吗?”我及时把任务留给学生。结果一篇篇感人的故事情节展现在我的面前。这让学生们在愉悦的氛围里不知不觉中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 “表扬”激趣修改作文

“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对于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尤其如此,毕竟他们的文字能力有限,不可能一次就写出完美的、符合题意的文章来。尽管我用“推、敲”的故事来教育他们修改作文的重要性。但小学生自控能力弱,往往是草草地看一遍作文就算是修改了,怎么养成他们自己主动修改作文的习惯呢?教学中,我常采用表扬的方式来激励他们修改作文,如作文修改中,只要改用了一个好词、好句,或是能够吐露真情,我一定会给他多加一颗星;修正了几个错别字、或是标点符号,我也会毫不吝啬地送上几句鼓励的话;通过修改有时这些孩子也能做到文从字顺了,虽然不是太具体,我也会大方地赠送一百分、二百分,以示奖励;你把作文哪一句话写得更生动,我就让大家欣赏你的这一句;你的作文哪一片段修改得好,我会让你当众朗读你的片段;通过修改,你的作文变得美了,我会让同学们欣赏你的整篇“大作”。每一个受到表扬的学生,都会显得格外激动,没收到表扬的,就别提有多么羡慕了,也许会在心里无数次地表决心,“我也要好好修改,也争取下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受到表扬”。

综上所述,利用情绪对学生活动的积极的推动作用,抓住他们的好奇、好胜心理,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愉快中学习写作、学会写作,这体现了当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讓快乐走进作文课堂,是很好地完成作文教学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铸就激趣
千锤百炼,铸就十佳
竭诚铸就返乡创业路
百年铸就巍巍学府 求是笃实再续新篇
低年级语文课堂“激趣”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小学语文教学之我思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拐一下弯,就能铸就传奇
瞬间铸就劲爆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