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7-12-09王晔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创设

王晔

摘 要:小学数学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也要在教学中培养的提问能力,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希望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提问能力

小学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提问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要重视数学教学,为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打好坚实的基础。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培养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意识,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最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创造活跃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

活跃的教学氛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别致、趣味浓郁并能即刻点燃学生“问题”火花的情境,或创设悬念,激发学生想探究问题的欲望,促使他们对疑惑或质疑急切需要得到答案,想问个为什么,从而主动提出问题,逐步培养他们不会就问的习惯。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就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视频展播,分别把4、5、6三个数字设计成小动物,它们在操场上任意窜蹦排成了不同的三位数,再让学生分别验算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怎么这些数字都是3的倍数?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学生验算,学生自然在心中会产生一个问号:到底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从而,促使他们自然产生求知的“自我发问和需求”。

二、引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兴趣的课堂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如果对某一件事感兴趣就会下功夫,并主动地去探究、获取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出恰当的课堂环境,创设质疑情景,进而诱导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目标充分体现出来,之后再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质疑的兴趣与勇气,并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和问题,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认可,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讲解“观察物体”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游戏情景,挑选一名学生藏到课桌后面,然后随意举起一只手,并讓教师猜出是哪只手?在教师每次都能够快速猜对时,学生一定会产生相应疑问,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疑问,比如,是否可以通过大拇指来判断?或是可以看着自己手来判断?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培养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可采用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精心设置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解题技巧来解决问题,从而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确保所设置问题的难度适当,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其次,要将所学的前后知识点相连接,以优化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再次,要遵循由浅至深,由简到难的原则,要具有层次性,一步一步地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进行“圆的周长”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圆,像圆桌、菜板等,让学生分组测量不同圆的半径和周长,然后由每组代表提出本组的问题。在分组讨论提出问题的情境中,既可以锻炼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也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四、指导学生灵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地从数学角度提出相应问题不是教学的主要目的,问题解决的核心是要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提出、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到全面发挥,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指导学生灵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使每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潜力都得到全面发掘,也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和价值。比如,针对学生所提问题“圆柱上下两个底面的面积是否相等”,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解决问题,讨论如何来证明圆柱两个底面积相等,并鼓励学生通过剪、量、叠等多种方式来证明。如,可以将圆柱上下两个底面叠起来,观察其是否完全重合;也可以用现有工具测量两个底面的直径、半径和周长是否相等。这样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五、充分体现课堂的民主性,提升学生数学提问的能力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还未发展成熟,其学习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一定有很多疑问,学生勇于将其疑惑的问题提出来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其还对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理论十分有利。老师在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占据的主体地位及民主性,此外老师在课堂上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将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勇敢的提出来,并积极的鼓励学生回答。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得到解答后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鼓励其他学生在此基础上继续提出问题,从而将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拓展,以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老师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首先应该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并在课堂上与学生积极的互动,从而减小学生提问时的心理压力,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六、结束语

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讲十分重要,培养小学生数学提问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和学生数学知识,因此我们要积极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措施,从而帮助学生提问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金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04):195-196.

[2]季忠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上旬刊),2015(05):252-252.

[3]古淑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提问能力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21):90-90.endprint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创设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