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7-12-09姚迎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7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高中地理有效性

姚迎佳

摘 要:在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方式的改变,已经成为地理老师的共识,但教学是否有效益,教学知识是否落实,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这些都是值得教师们注意和重视。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和形成正确地理观念的主要渠道。新课程强调“建设有效课堂”,其实质就是减少直到消除无效的教学时间,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功能与作用,减轻学生学习的程度,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达成育人目标。因此,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深化教学改革,出路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 有效性 方法探究

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课堂上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提升,致使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有效课堂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含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二、有效课堂教学应具有的品质

有效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所以,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也不能把自己的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有效课堂教学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

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策略。它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每个教师都有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这需要自己去探索,不能一味靠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策略,优秀教师的教学策略对优秀教师来说,固然是成功的,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教师适用,而有的教师就有可能不适用,只可以适当借鉴,切不能盲目跟从。要在深入了解自身素质和学生基础上,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面对具体的情景,摸索出更好的、更适用于自己教学的策略。

三、构建有效课堂的方法

1.运用多媒体直观激趣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的方法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优化着课堂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在也不例外。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大多数的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用板书加口述的讲解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很难将地理教学在的山川、地貌等知识点讲解清楚,不利于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师课前的备课,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互联网中的相关信息相结合,能够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如,在教学“洋流”的相关知识点时,对于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很难有效的掌握,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通过视频、声音、图像、文字的直观讲解,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小组合作以优带差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分组使班级中的优等生带动后进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现阶段的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既要进行知识点教学,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但是面对全体班级学生教师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兴趣相同、学习能力互补的学生进行分组,并实施以优带差的分组原则,使班级中的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3.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

地理课堂的效果如何,常常与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有关,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是,如何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环节、如何设计出科学的教学结构,在课堂中以便更好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去观察、实践,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从而突出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

(1)精读课程标准

要运用教科书去达到课程目标,其关键在于努力掌握好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不仅确立了课程的性质、理念等,提出了實施建议,更重要的是规定了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内容标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地理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不理解总体目标,其地理教学就可能是无的放失。只有把课程内容标准了然于心,以此去分析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材料,明确每一单元、每一小节所落实的内容标准,才能从容地使用好教材。

(2)善于运用教科书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教师教的教材和学生学的学材,但是,其并不是教学中唯一的教学资源.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一标多本”,各版本教材间存在着差异。而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由课程标准所规定。.由此可见,教科书仅仅是供教学使用的一种教学资源。因此,我们是在运用教科书实施课程计划,而不是去诠释教科书,或者说“照本宣科”。否则,很可能使学生只知道教科书,而不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高中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都非常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大胆的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敢于大胆的对教师的问题进行质疑,才能够更好的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的投身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去,积极的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洪龙.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高中地理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