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彰显环境育人功能

2017-12-08刘鉴文��

考试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育人校园优化

刘鉴文��

摘要:本文在概述与探析校园环境文化涵义及其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优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园;环境;文化;优化;育人

一、 前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优美的校园环境总能以“无声胜有声”的育人效果,熏陶与感染着师生的思想,丰富与净化着师生的灵魂。小学更是如此。优化校园环境文化,有助于隐性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学生在和谐优雅的环境中逐渐养成美的习惯,不断提升美的情操。

二、 校园环境文化的涵义概述

校园环境文化蕴于校园环境之中。校园环境文化,可以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来考察:

1. 静态的校园文化,即物质环境文化,主要是指以静态的物质形态方式存在的景观文化,它是包括校舍建筑、场地设备、花草树木等各方面设施综合而成的文化的要素,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文化,是学校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

2. 动态的校园文化,即人文环境文化,主要是指学校长期积淀而形成的非景观文化,是学校教育理想、精神风貌、个性特色和社会魅力的集中体现,具体包括学校的教风学风、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等所蕴含的文化内质,是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到的隐性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但无论是哪一类文化形态,从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角度来衡量,均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小学校园环境文化也无不如此。

三、 校园环境文化的主要功能探析

包括小学在内的校园环境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而言,拥有其独特的功能:

1. 校园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旦环境具备文化因素后,就自然产生出育人功能,这就是通常说的“环境育人”。具体地说,一所学校如果具备优雅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纯正的校风学风、浓郁的古韵今风、醉人的翰墨书香、浓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势必会对师生产生熏陶、感染和互相激励的作用。因此,良好的学校环境会寓精神激励于潜移默化之中,自然而然地“润物细无声”。

2. 校园环境文化的怡情功能

正如古人所云的“景美则心怡,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样,学校环境在赋予“文”的因素后,就会形成高品位的境界,显示出艺术的魅力,特别是自然景观,无论是草木、水石,还是墙饰、雕塑,都能带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如果学校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景,师生置身其中,便会忘乎疲劳和烦恼,心情舒畅、轻松愉快地投入到乐教与乐学中去。

四、 校园文化环境的有效优化途径

校园文化环境是校园环境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环境文化与校园文化环境是流与源的关系。为了让学校在实现其教育功能效果的同时,赋予校园艺术之美,创设校园人文之美,更充分地发挥校园的怡情功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1. 匠心独运校园的建筑布局与风格

就一般而言,能够展示校园个性特色、适合师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体现该校整体教育观的学校建筑布局与风格,大都能呈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从而让师生的工作或学习变得更加愉快和富有效率,更加能激发孩子们追求真理、奋发向上与敢为社会作栋梁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为此,校园建设要注重建筑的合理布局,凸显校园建筑风格。诸如,小学校园建筑的布局要楼距稍远,令孩子开朗;风格要充满童趣,令孩子神往;教学楼、办公楼、饭堂的格局要合理,动静分开;亦可采用灰墙蓝顶,显得古朴典雅、新颖别致,给人以幽静脱俗之感;教学区、活动区、总务后勤区与职工生活区等地,要处理好 “静”与“动”、实用与建景的关系,力争做到“无一物不景”,“无一景无用”;教室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声音环境、光线环境与色调搭配等因素;对图书馆、实验室等的墙壁、地板与天花板的设计,要多采用绿色或黄绿色等冷色调,让孩子在比较轻柔的色调中感受宁静、清凉、爽快、舒畅;而在体育馆、娱乐厅等活动场所,可采用暖色调,让孩子产生兴奋、活跃和热烈的感觉。

2. 精心营造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探寻知识的宝库,也是进行美的熏陶的重要园地。师生身临或置身于优美之境,能够消除疲劳、恢复脑力,亦可陶冶性情,并在美美地享受中不断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其一,绿化与美化校园。学校可根据校园整体布局要求,进行规模性栽培,建立诸如梅园、莲池、竹林等园地,铺设草地、植树种花,可以让师生休闲小憩,小径漫步,从而能让其心情舒畅,启迪灵感;也可在花园中适当地设置曲径、假山、小桥流水、楼台亭角绿叶绕挂等。这样,既可增添校园野趣、幽静深远、饱含诗情画意,又有美的熏陶与健身益智之功,有助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同时,生活即教育,在绿化和美化校园的过程中,学校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书写“珍惜一份绿,留于千人赏”等标语,学习实践花草培植和修剪技术等。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劳动意识。

其二,清洁与整洁校园。杂乱肮脏的环境会使人感到气闷,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工作情绪产生有害影响。如果学校环境干干净净、整齐有序,花草、树木、楹联、雕塑等布局新颖,会令人耳目一新。习惯成自然,受着优美环境的感染,即使是调皮者也将有所顾忌,不爱清洁者也会收敛。久而久之,师生的整体综合素質也会大大提升。

3. 务实建设校园主题人文景观

学校要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办学历史和传统以及校园整体发展规划,建立主题雕塑和历史人物塑像等人文景观,以此对受教育者进行校史教育和校风、传统方面的熏陶,借以发挥校园环境文化的导向作用与激励作用,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诸如,可以建造具有强大震撼力的大型主题浮雕“君子比德”雕塑群、“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孔子全身雕塑,精细设计打造“不教之教”的校园“文化一条街”“书吧”“书廊”“书法画廊”“诗廊”以及记录学校与师生成长历程的“校园走廊”等,从而让学校有教育之“根”与教育之“魂”,让学生在无声的环境中悄然体悟美的人生、领悟美的生活。

五、 结束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学校环境优化下,校园环境文化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也理应如此。

参考文献:

[1]马雨露.实施校园绿化工程,优化学校育人环境[J].吉林农业,2015,(22).

[2]肖曼.现代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思考[J].教书育人,2016,(11).endprint

猜你喜欢

育人校园优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