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消费主义时代下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2017-12-08骆秋成��

考试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消费主义

骆秋成��

摘要:学生消费主义最早诞生于美国70年代的高等教育领域,并且迅速对全球的高等教育变革带来深刻影响,高等教育改革的学生消费主义倾向成为教育变革的时代主题。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遇到了不少问题,如学生消费主义对传统高等教育的侵蚀导致学术力量的衰减,甚至存在偏离教育宗旨的危险。因此,有不少学者开始提出学生消费主义不可取的言论而刻意回避学生消费主义的优点。从高等教育发展现状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消费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那么,学生消费主义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学生消费主义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影响?这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关键词:消费主义;学生消费主义;学生消费者

在教育市场已经存在并快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着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发展完善,学生是消费者的身份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已经存在,我们不能由于把学生当作消费者会产生某些负面影响而否定学生消费者身份的事实。当然我们必须得认识到学生是拥有多重身份的,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受教育者”“被管理者”外,“学生既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又是教育服务的资源供应者、合作生产者及最终受益者”。[1]承认学生消费者身份并不代表就替换了学生其他的身份,只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学生被贴上了一个新的时代标签。

一、 学生消费主义

学生消费主义(Student Consumerism)的显著标志就是学生作为消费者,那么学生消费主义的内涵就仅仅指的是 “听学生的”“学生说了算”等观点吗?诚然,国外有很多学者在解释学生消费主义的时候就体现了学生绝对中心的观点,如美国弗利吉亚大学教授Mark Edmundson对其这样描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上课……课程太难?不要紧,即使不及格也能通过,学生可以有多种选择,既然学生已经付费,为什么不能尽量取悦学生?[2]很显然,这是对学生消费主义的一种狭隘的理解,学生消费主义的显著标志的确是学生作为消费者,那么如果把学生当作消费者,学校就一定要迎合学生吗?那么学生消费主义的含义到底是什么?

学生消费主义的观念首先萌发于美国,并在70年代得以成形。里斯曼是最早提出“学生消费主义”观念的人之一,里斯曼指出:“我常谈及在高等教育中‘学生消费主义的发展,它包括日益增多的学生对学院的诉讼和联邦政府通过加强对学校的控制已保护学生的权益。”[3]学者们最早对学生消费主义进行解释时,把学校和学生的关系界定为“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学生购买学校所提供的教育,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提供服务。在这种关系确立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学生的权利,如学生应具有获取知识、选择专业、选择教师和安全保障等权利。他们所理解的学生消费主义似乎更倾向于强调学生消费者权利的消费者主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在90年代后,更多的学者们倾向于把学生消费主义置于引进新自由市场理念和新管理原则的时代背景下来构建概念,它的核心宗旨是侧重于竞争,并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生产力,培养灵活的学生劳动力和学生个人的经济机会,而不是注重群体福利。[4]学生消费主义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把学生作为消费者并保护它的权利,它开始关注政府公共服务的改革,倡导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形式[5];为了在高等教育市场中竞争,大学和学院逐渐的“公司化”[7],大学为了保持竞争力,他们“展开策略性的计划、了解市场环境、稳定或缩减成本、纠正低效率、尽可能地保持弹性最大化”[8]。在2015年最新一篇关于学生消费主义的研究中,作者就指出学生消费主义不仅仅包含学生作为消费者的隐喻,同样还包含高等教育作为市场的隐喻、大学机构作为公司的隐喻。[9]

综上,学生消费主义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外延和内涵都在不断扩大。学生消费主义不仅仅包括最初的学生消费者主权倾向的含义,还包括了高等教育市场化、大学公司化、政府放权化的诉求。其核心价值观是以学生为本,提倡高等教育在激烈竞争中发展。

二、 学生消费主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学生消费主义对高等教育发展影响相当深刻。美国从60年代末开始,面对教育设施相对过剩、财政危机、生源减少等问题,各校之间、各系科之间为争夺生源而展开了空前激烈的竞争。里斯曼在68年就率先提出“在学生消费者时代下,教授团体的权威将会下降……并且讨论了教育市场新的优势获得来自于学生。高校从强调学术价值到强调学生消费者这一转变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两大方向之一,另一次转变发生在一个世纪前现代大学取代古典学院”。[10]到了70年代,学生作为消费者的表述在美国获得主导地位,当时尼克松当局在大学中引进不同的竞争机制,导致学费不断上涨,学生付费上大学这一行为,进一步塑造了学生消费者的形象。日本旅美学者喜多村和之在对美国70年代出现的新情况做出研究后,在80年代末就提出了大学将由“教师的大学”转向“学生的大学”,并且他提到:“大学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到学生消费者主导的时代到来这一改变的话,大学早晚会被淘汰。”[11]在澳大利亚,80年代末也出现了国内和国际学生机构之间竞争的激烈形势,因此人们认为澳大利亚的大学也因从传统的大学转变为以学生客户为中心的经营企业。[12]80年代的英国,在政治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准市场和其他形式的竞争形成以及外界利益相关者的问责不断加强,这些都改变着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学生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到了2007年依然占据主导,此前英国大学与科学国务大臣David Willetts就提到英国大学之能够发展,就是因为政府坚持把学生当作消费者的理念。[13]然而,对于消费主义向教育领域的渗透,很多学者也指出学生消费主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学者黄福涛就指出:“消费主义会导致学生们为工作而忧虑,不管他们主修什么科目,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未来就业做准备。”这导致“人人只关心满足个人的需要,而缺少共同的责任感”[14],在学校方面,学生消费者主义对大学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Eric Gould也提到同样的事实:现在公司化的大学,更注重有交易价值的知识—即能在工作中发挥作用的知识,而很少注意有抽象意義的人文知识—即价值观判断、道德伦理、文化审美等。[15]endprint

总之,学生消费主义对高等教育变革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其表现是,第一,教育高消费观得到认可、扩散与流行,学生作为消费者的形象得到加强。第二,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明显,并且高校之间竞争激烈。第三,政府开始放权,做教育管理的守夜者。当然,学生消费主义同样具有负面影响,如大学办学宗旨以利益为导向,高校更多地专注于应用性的研究和教学等等。

三、 反思:高等教育发展应该遵循学生消费主义理念吗?

消费主义的支持者认为,学生消费主义观念的出现打破了教育系统僵硬的框架,实现了后现代主义对教育学的影响。[16]然而,很多国内学者的眼中学生消费主义就是站在了传统的高等教育的对立面。2011年6月底,英国公布了名为“把学生置于中心位置”的高等教育白皮书。该白皮书所制定的政策可以分为四大组成部分,分别是如何资助学生;如何改善学生体验;如何增加社会流动性;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监管体系。[17]例如,在如何资助学生的政策中,该白皮书提到“大学经费来源与由英国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直接拨款改为学生向政府贷款和毕业生贡献”,所谓毕业生贡献就是指学生可以不用预缴学费,学费由大学生毕业后根据其收入按比例支付。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大学,克服了学生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还巩固了学生消费者的中心地位。我们不难发现,英国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充分地体现了学生消费主义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更值得称道的是,他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来规避了学生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如毕业生资助政策、建立全新的监管体系等等。这是值得我们去借鉴的。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在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中,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市场正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学费付费和部分付费已成为事实,因此学生消费主义文化与高等教育结合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学生消费主义强调维护学生消费者利益,鼓励大学竞争发展的理念可以服务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而如何去规避学生消费主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才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刘俊学,吕明娥,王小兵.再论高等教育服务及其主要特征[J].江苏高教,2008,(06):23-25.

[2]Edmundson, Mark.“On the Uses of a Liberal Education, I: As Lite Entertainment for Bored College Students; II: As a Weapon in the Hands of the Restless Poor.” [M] Harpers,1997: 3950.

[3]Riesman D. On Higher Education: The AcademicEnterprise in an Era of Rising Student Consumerism.[J]. 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 1998, 75(01):421.

[4]Slaughter S, Rhoades G. Academic Capitalism and the New Economy: Markets, State, and Higher Education.[M]//Academic capitalism and the new econom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4:2521-2528.

[5]Mok. The Cost of Managerialism: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McDonald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Hong Kong[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 Management, 1999, 21(01):117-127.

[6][15]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大学如何应对市场化压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Mills N. The Corporat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J]. Dissent, 2012, 59(04):6-9.

[8]Gumport P J. Academic restructur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institutional imperatives[J]. Higher Education, 2000, 39(01):67-91.

[9]Hon, Ling K.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an age of student consumerism[D].Durham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2015.

[10]Riesman D. The Academic Revolution[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21(02):378.

[11]喜多村和之.大学淘汰の時代[M].中公新書,1990:74-75.

[12]Currie J, Vidovich L. Privatization and competition policies for Australian univers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2000, 20(02):135-151.

[13]Willetts, D.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student experience[EB/0L].http://www.davidwilletts.co.uk/2007/10/31/studentexperience

[14]黃福涛.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43,452.

[16]Delucchi M, Smith W L. A Postmodern Explanation of Student Consumerism in Higher Education[J]. Teaching Sociology, 1997, 25(04):322.

[17]Great Britain.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BIS). Higher Education: Students at the Heart of the System[J]. Stationery Office, 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费主义
1993—2023年国内消费主义思潮研究现状、热点与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Film review:WALL·E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YOU’VE GOT QUESTIONS?SHE’S GOT ANSWERS(BUT YOU PROBABLY WON’T LIKE THEM)
Dutch university digs grave for students to reflect on life & death
人造凶猛
警惕工具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历史的扭曲——在当代历史记录者大会上的演讲
消费主义视角下传统集市贸易的现代化解读
现代社会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变化——消费主义对艺术与设计关系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