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7-12-08张世新��

考试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合作学习问题

张世新��

摘要:合作学习是高中为了提高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而采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实际体育教学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堂,同时也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将合作学习应用于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对解决高中体育课堂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体育;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体育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不仅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的必要途径。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团结互助的体育团队精神,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之间沟通交流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体育学习目标,提高体育学习的效率,充分显示他们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为体育课堂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一、 合作学习

(一) 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单位。分组合作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合作完成小组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合作教学模式的應用,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综合体能,并且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观、价值观。

(二)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合作学习模式在应用过程中,合作者一定要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还必须要承担各自在小组中的责任,以能够实现小组共同目标。基于合作学习方式及实际表现能够发现,合作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

一,面对面互动交流:单方面行为不能够实现面对面互动交流,那么合作学习也就需要两个人或者两个人以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交流和合作。

二,个体责任:合作本身就具有一定互补性,也就是每一个个体承担各自的责任,对于小组整体目标实施分解承担,最终共同完成累计为总的目标值。

三,积极的相互依赖:合作是在积极配合下进行的,要想达到好的合作效果就需要独立个体之间的相互扶持,即依赖性。依赖并不是指完全依靠,而是在相互协作基础上,基于个体基础从而实现合作目标。

四,个人技能:合作互补性也就是个体技能表现,如果各自均没有技能也就无法进行合作。

五,小组评价:关于合作效果需要进行相应的评价,如果不具备合作效果也就是没有合作,所以需要构建相应的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以能够在合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合作学习效率。

二、 高中体育合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形式主义严重

基于上文分析结果能够发现,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合作教学意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当前课程改革相关标准严重不符。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关键并不在次数,但是有些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只简单采用合作教学形式,认为用的次数越多越好,甚至有些教师只要上课都是合作学习模式,这样不但无法有效发挥合作教学的实际应用价值,甚至还能够导致学生出现厌烦心理,从而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二) 合作教学不等于小组讨论

在合作教学应用过程中不但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并且在高中体育合作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则将其看成是简单的小组讨论。基于合作教学定义能够发现,合作教学的有效应用一定要对每一小组成员力量均有效发挥,从而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实施相应的策划,并且将其积极贯彻实施在相应的活动中,同时还需要针对在实施过程中所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效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及突发问题处理能力,最后一点同样也是合作教学的重点,这和单纯的小组讨论学习则具有显著差异。

(三) 分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重点强调要实现学生的分组合作及交流,从而促进高中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合作学习也开始盛行。但是在一部分体育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只是新课程改革的方式之一,只要上课均是在采用“分组、合作、探究、交流”教学模式,这本身也就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理念及转型学习方式内涵,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合作学习模式也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方式而已,并不是唯一方式。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但是对于体育教师来讲如何能够在轻松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及技能才是重点,并不是单纯的将“自主、合作”套进体育教学中。

(四) 合作学习目标制定模糊

合作学习不仅是基于课程目标实施合作学习,也是一个目的引导下的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认知、情感培养及技能掌握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真正目的,因此关于合作学习目标及教学目标的匹配不够恰当,所以教学过程中存在目标设定模糊,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本不清楚合作学习目标,那么自然会影响合作学习目的的实现,致使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手段时方向感不明确,无法实现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指导。

(五) 合作学习教学实施缺乏手段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学实施是主要运行方式,主要包括有内容安排、教师讲解及指导以及学生配合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密切关联,那么在各项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其次,还有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堂细节执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在教学过程中仍沿袭传统教学思维和手段,对于教学思维及手段没有真正实现变革,因此也就严重影响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 高中体育教学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实施

(一) 分组对策

合作学习的最佳分组策略就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常各小组的人数不必过多,最好是至少2人,最多六人,对于小组中各个小组成员均需要承担一定责任;基于小组成员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活动形式及难易程度,越是难度大的体育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员就要越少;在教学过程中活动技能是考虑因素之一,如果技能高则可以实施分组加人,反之就要减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要求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基础都要有一定的了解,通常采用的是121策略,也就是包括有1名优异生、2名中等生以及1名较差学生,以此有效实现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内组内异质,同时也更好地体现竞赛的公平性。endprint

(二) 学习目标制定对策

体育教學课程目标和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也具有自身特殊性;教学目标的实现通常是以数量单位来进行度量,如米、秒、下等。但目的并不能够作为教学目标,所以基于这一情况教师要对教学目的明确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也就是实现合作学习目的的方式。关于教学目标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成两个,分别是学习目标及技能目标,以上设置一定要实现相应的科学性,学习目标则是依照学生实际水平进行合理的制定,技能目标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沟通交流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

(三) 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评价

无论是哪一种学习形式,其效果的高低好坏都需要通过评价加以肯定。合作学习的效果评价在通常情况下,都是采用小组评价,即以小组为评价单位,然后对其自身合作小组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估,比较小组内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努力程度以及进步幅度。合作小组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及学生合作表现的监督,主要包括个人自评、小组自评及教师评价。小组自评也称为小组自我加工和小组反省,这种自评能够在维持小组成员良好学习关系的同时,形成合作技能学习,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动力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评价力度。

(四) 把握好合作学习的分与合之间的尺度关系

分与合既是相互矛盾的,同时又是相辅而成的。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及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并不是说要彻底放弃合作,以免形成放羊式教学,一定要给予学生自由同时也有一定束缚,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目标下进行自由。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无论采用哪一种学习形式,体育教师都应该做到“精讲多引”,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首先要对教学主题有明确认识,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是学生的,所以教师该讲的话必讲,该做的示范必做,重点实现学生的精讲多引。同时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融入到学生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显著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四、 总结

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针对学生个体性差异,另一方面也需要面对教育改革挑战,在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则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通过对自身教育观念变革及改善教学方式,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创新,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高中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国军.高中体育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4,4(01):122.

[2]谢城生.高中体育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4,(33):80.

[3]张安军.高中体育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速读旬刊,2014,(09).

[4]郭从宪.高中体育合作学习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98-199.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合作学习问题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