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之渗透

2017-12-08陈庆容��

考试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研究探讨数学思想小学教学

陈庆容��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教学过程就是不断地渗透数学思想的过程。思想是方法的先导和灵魂,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思想存在误区,那么,数学学习能力将很难提高,也不可能找到学习数学的正确的方法。本文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学;数学课程;数学思想;研究探讨

一、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的必要性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是对学生有很强吸引力的课程之一,数学的竞技性、智能性、规律性、延伸拓展性能够激发学生产生钻研的浓厚兴趣,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学习数学有明显的成就感、优越感,能够拓宽知识面,提高温故知新能力和思维判断的素质,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和特长。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能够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成为学习的管理者,在创新中不断提高。一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螺旋上升。二是培养学生具有“源于基础、难易有序”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典型例题加以详细分析,强化了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题与例题做到匹配一致,难易有序,既源于例题,又逐步提高,使学生深刻理解,逐步提高,熟练运用难易有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训练面广,开阔学生眼界。小学数学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训练为核心,以浅近的详解、活泼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解决建筑、机械制造、规划、设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覆盖面广,趣味性强。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的关键环节

(一) 注重把握数学思想渗透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有很强的规律性,一般本着知识、规律、方法等过程循序渐进,归纳知识要点,总结一般规律,提炼基本方法。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也要注重整个过程,利用例题、解析、拓展的過程,使数学思想逐步渗透,教师精讲典型例题,深入分析解题思路,纵向思维拓展,使数学思想与能力一同巩固。在检测、反馈、提高过程中,数学思想随着一定量的与例题内容密切相关、难度适中有较好区分度的课后练习,得到检测。随着思路、点拨、详解的具体深入,数学思想在解题过程、点拨思维、指导方法的具体操作中渗透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中,由表及里,逐步融合,使数学思想能够运用于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方面面。

(二) 科学运用数学思想渗透的反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动脑筋,举一反三,反复训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主要方法,体现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因为学生不仅仅要掌握习题的结论,还要想想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反复练习中,发现规律,探索方法,领会反复的数学思想。例如,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各三张在课桌上有规律地摆成一排,分小组展开交流,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放的,规律是什么。重点是要说出如果接着摆放,下一组会是什么样的,反复思考中,加深对自己拼摆图形规律的认识。接下来,把○□△有规律地摆放在方格里,可先按“使每行或每列的图形相同”的方法操作,进行交流并找规律。再接着按照“使每行和每列的图片各不相同”的方法操作,与同学们交流所发现的图形排列规律。通过摆放图片的具体的反复训练,学生在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后,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交流经历,猜想结果。让学生想象3个人拍照的具体实践行为,说一说,自己跟父母在一起拍合影,可以怎样站位,能拍出几张不同的照片。说说在每张照片上自己和父母各在什么位置,以及其他的结果。最后把6张照片分类,通过反复对比观察,知道同一个人在一个位置可以照出2张不同的照片。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渐渗透数学思想,掌握解决问题时反复对比就能发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完善数学思想渗透的体系

要完成一种数学思想在具体教学中的渗透,在教学设计中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按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思考、概括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逐渐升华,渐渐形成一种能力。比如,教师在《观察物体》的课堂教学中,目的是教会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和描绘物体,对于形状比较简单的物体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个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旨在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好习惯,从讲解、观察、运用等环节,组成完整的数学思想的渗透体系,提高学生素质。

(四) 突出数学思想渗透的显性特征

小学数学教学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是个从认知到应用的过程,先认识阿拉伯数字,然后明白大小多少用数字符号的表达,学会使用运算符号把阿拉伯数字符号连接起来,进行计算,通过认知、忘记、回忆、实践等过程,使知识的认识、运用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创新,概念、定义、规律逐渐由模糊到清晰。通过探究知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渗透数学思想,再通过掌握的数学思想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事物的规律,使数学思想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突出数学思想渗透的显性特征。教学过程中,这样通过具体的数学习题的练习为明线、以数学思想为暗线的渗透方式极为常见,而且效果很好,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三、 创新发展数学思想渗透的措施和方法

(一) 合理确定预设的目标

数学思想所折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在新知识的认识、旧知识的巩固等不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要渗透的数学思想进行多种预设,明确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例如,数学概念在引入的过程中,能够渗透多项数学思想,总结概念能够渗透抽象思维和概括思想,概念的比较能够渗透分类思想;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能够渗透归纳、类比、规律、拓展、能力的数学思想。例如,《多边形》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各部分名称、各自的特征和它们的分类方法,为以后系统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概念中体现的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对多边形中的一些特殊图形产生兴趣,自觉用心钻研,因为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应用中各具有难以替代的特点,再通过有目的的组织知识探究、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和图形的兴趣。这样,需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能力等,在合理确定的教学目标中,得以完全地展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究探讨数学思想小学教学
新课程中的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