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疏导的开展

2017-12-08刘麟��

考试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心理疏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刘麟��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基础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对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人文关怀,使人能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关系。注重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展心理疏导,能增强工作的亲和力和教育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心理疏导问题着手,分析了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影响和重要性,并提出通过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办法来增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做的彻底有效,要从人的实际心理出发,通过心理疏导方式锻炼人的政治思考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人对党、对政治的符合社会正确道路的思想。党校作为干部的思想培训基地,既要做好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准确把握党校学员的思想中心,以及学员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体现党的人文关怀和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人的思想觉悟、价值取向、道德品质等都跟人的情感和认知能力息息相关。所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好人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想法,才能培养党校学员的健康心理,提高学员政治思想觉悟。

一、 心理疏导的内涵

心理疏导就是用心理学知识通过沟通等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认知进行调节,改变人的行为和意志,从而消除一些简单的心理疑问,改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达到是治疗心理疾病等目的。当下时代的发展和各种复杂信息的传播,人的心理和思想认知难免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根据一些心理知识和掌握这些诱病原因,对人进行合理的心理沟通和心理疏导,能有效地解决人心理产生的问题,使人消除不良的心理,增强幸福感。人长期在困扰和忧郁的心理环境中生存,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疏导和排除心理问题,不利于人的健康生活,也不利于思想道德建设,所以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是必要的。

(一) 心理疏导有助于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培养积极向上阳光的思想状态。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注重人的心理教育非常必要,也是和人性关怀理论相符合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逐渐显示出其不足,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修正人不良的思想,培养正确的政治道路,要从人心理教育出发,以达到思想和心理的一致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心理疏导的有效调节,放弃以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强调人心理和思想上的统一,把握人性的内涵,关注人文关怀和弘扬健康自由的发展理念。

(二) 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

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应该是人人平等的,不应该以旁人的长相或者出身就对他产生排斥,也不能排挤任何贫穷或者富有的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个人生活的理念也不一样,思想也错综复杂。每一个普通平民都是在法律上平等的,对人的教育也应该是按照人人平等的原则进行。以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常指导工作都是按照执教者的想法进行的,甚至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加自己的想法,扭曲的正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对思想政治学习造成影响。现代关注人文关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再是教育工作者一面独挡,教育工作应该是教育者和学员互相之间协调的工作,思想教育应该互相沟通,增强理解。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可以慢慢化解人心理与思想政治的矛盾,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关系。

(三) 心理疏导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每天都在忙碌,几乎没有很多时间停下来休息,更没有时间停下来和别人亲切交流。人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压力越来越大,彼此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与人相处缺乏信任,导致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发生极大改变。人们的知识可以慢慢积累,但是对心理的改变刻不容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人们心理压力重的情况下开展,难度也会无形之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进行。心理疏导既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需求,也是改变人们的思想价值观、树立人们正确的理想和新年的需要。心理疏导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改革,也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创新,有利于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的心理,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 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特征

(一) 心理疏导具有目的性

心理疏导作为一种党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手段,具有很强的教育目的性。通过聆听学员的心里想法和思想认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心理疏导和沟通,缓解学员心理压力,使得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序更有效地展开。心理疏导和心理沟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下就解决学员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心理疏导按照一定的步骤和顺序,慢慢地实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心理以及政治思想的统一,发挥心理疏导的作用,完成党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 心理疏导具有动态性

人的心理活动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改变和对思想政治的觉悟慢慢改变的,那么在学员学习思想政治中,如果能够了解到学员对思想政治觉悟的了解程度,那么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有效促进,方便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进行。在与学员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通过了解学员的心理变化,慢慢使学员心理对思想政治有意识,使学员的心理和思想政治觉悟达到平衡,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跟踪学员的心理状态变化,逐渐改变学员的心理,增强学员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从而能够更好地配合教育工作者,使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展开。给学员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能增强学员的意志力,培养学员的自信心,让教育工作轻松和谐,也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 心理疏导在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 了解学员需求

心理疏导不一定是针对严重的心理问题才进行的,对于一些简单的人心理认识上的误区或者矛盾也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以达到人心理认识上的正确价值观。在党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员进行心理疏导,首先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者是在课后调查,了解学员们的心理,或者是根据教学经验,教育工作者总结出的学员们的普遍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对于老干部来讲,喜欢严肃认真的课堂,喜欢在课堂上运用通俗易懂的教学形式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而对于年轻学员来说,比较不受拘束,而且对于传统刻板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比较难以接受。所以在课堂上,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也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不大夸其词的讲一些大道理,而是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来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具体化,运用视频等方式来讲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例子,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加深知识的理解。总之在讲课时要充分考虑学员们想要学什么,对思想政治有哪些觉悟和了解,以及解决学员的实际困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学生们体会到知识的灵活性,而且思想政治就在我们身边。更加真实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给予学生更深的思想政治知识体会,了解学员的心理也是对教育的有效提升。

(二) 心理疏导用情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离不开热情,有激情的学习方式才能激发人学习的潜能。思想政治教育本是枯燥乏味的教育工作,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果没有办法调动学员学习激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便很难开展。学习应该是学员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只是教育者一边滔滔不绝,知识很难被学生掌握和记忆,思想工作很难做。通过对学员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比方说通过有趣的教学形式,使教学教育工作更加贴切学生的生活,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为教育者树立了威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方便更顺利的展开。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且在党校学习的学生也基本都是成年人,无论是年龄还是学历,甚至是思想政治覺悟和教师也没有太大的差距,而且对于知识的学习应该谦虚,教育者也要为学生考虑,用更多的情感来感化学生,与学生和睦相处,教育工作也就能更顺利。

四、 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是培养人正确的政治思想,完善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对人心理想法心理状态的一种改变。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实地根据学员的内心想法,通过心理沟通来对人思想困扰进行疏导,发挥学生思想政治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以更加亲和的教育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握党校学员的心理特征,不断增强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陶文昭.求解心理疏导从个体心理到社会心理的舒缓之道[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7).

[2]周艳荣.论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1).

[3]沈壮海,李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02).

[4]宋劲松,王滨.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指向[J].天府新论,2008,(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疏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
浅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