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本课程,让孩子玩得更精彩

2017-12-08钱佳晖��

考试周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班本课程小班实践

钱佳晖��

摘要:班本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中的“新鲜事物”。班本课程与园本课程遥相呼应,它是园本课程中的一部分,却又完全不同于园本课程,它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真正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的持续发展,必定要立足班级,关注幼儿园班级活动,形成有效的班本课程体系。本文就小班年龄段展开实践。

关键词:班本课程;小班;实践

班本课程是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课程实施和开发,没有一个既定的模式,是建立在班级文化基础上的,班本课程的建构是在与幼儿的互动中进行的,是在教师之间理念的沟通中进行的,是在教师不断地学习中进行的,是在师幼不断地尝试中进行的。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特色的课程,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班本课程活动的开发和组织作了思考。

一、 遵循幼儿的兴趣开发班本课程。

材料的来源一定是从幼儿出发的,小班幼儿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抓住这一特点,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来开展相关活动。以幼儿常见的美食为例,有一次班上的阳阳小朋友带来了一袋花生,孩子们对它的兴趣呼之欲出(就是想吃),我马上抓住这一点,和孩子们一起收集讨论认识常见的坚果。由于坚果种类很多,都混合到了一起,因此产生了第一环节,坚果分类。我将空盘子放置在桌上,请孩子们将自己带来的坚果分类放入盘子中。这一环节可以让孩子们初步对于坚果的外形有一个了解。第二环节我们一起来认识每一样坚果,首先让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坚果的外壳。欣欣第一个说:“老师,它们的壳好硬。”涵涵说:“这个像一个球,圆的。”于是我们先从坚果的外形上分别认识它们。圆圆的像球一样的是夏威夷果;白白的皮肤裂开小嘴巴的是开心果;椭圆形的有尖尖的小嘴巴的是碧根果;像水滴一样橘色的是杏仁……有了一个形象的外形特征后,孩子们大致了解了这些坚果及它的名称。第三环节我们一起剥坚果。“老师这个夏威夷果我剥不开”“老师我把花生咬开了”“我用手就把它(开心果)打开了” ……此起彼伏的声音一个接一个,有的成功,有的还在努力中。成功的孩子还在教旁边的伙伴呢:“用手拉开用力就剥出来了!”在孩子们的努力下,松子、花生、杏仁、开心果、葵花籽都拨开了。在这样一个随机的活动中,我们不仅尝到了这些美味的坚果,还了解了坚果对人们身体的营养和帮助,多吃坚果类的食物有助我们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等好处!由此生活中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成为班本课程的起源,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课程会更加精彩!

二、 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组织班本课程。

小班幼儿的本性是活泼好动的,如果我们一直以课本内容教授给孩子,他们不能从中体会到更多,而是应该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关注各个方面,从而让班本课程开展得更精彩。

1. 关注幼儿的主动性

每一次的活动都不能缺少幼儿的主动性,如果这次活动幼儿没有兴趣,没有探索的主动欲望,也就没有开展的必要了。因此幼儿的主动性也尤为重要。例:

玩具是孩子的最爱,因此我设计组织了活动《好玩的玩具》,在开展活动之前,我们请孩子带来他们最喜欢的一种玩具。活动一开始,看到孩子拿着心爱玩具的喜悦之情,“谁可以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呢?”孩子们都纷纷举起了小手,通过孩子们的简单介绍,加以总结。我们共同认识了许多玩具是不同材质的,有的是塑料制成;有的是毛绒玩具;有的是金属制成……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欣悦说:“老师,我的玩具熊还会说话,唱歌呢!”“那你们看看,是什么让小熊说话唱歌的?”我问道。“是有电的。”是的,装有电池,有的高科技玩具还会说话唱歌;装有电池,有的汽车就能跑动。因此,我们又有一个新的分类,有电池的玩具和没电池的玩具。有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幼儿的主动性也会随之产生。

2. 关注活动的趣味性

枯燥无味的活动,孩子根本就不会听,参与性也不高。因此每一次的活动还要适当添加一些趣味哦!春天来了,带着温馨的暖意普照着人间。红的花、绿的草,枝头的嫩芽、飞舞的蝴蝶和刚刚出壳的小鸡小鸭,所有的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我们结合季节特点及幼儿的兴趣所在开展了活动《找小芽》,鼓励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通过看、摸、闻、听等多种途径与春天互动,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逐步地亲近和喜爱春天,并学习用多种途径表达、表现出自己对春天的情感、感知和体验。

3. 关注课程的科学性

在秋天这么硕果累累的季节,引得我们对许多蔬菜充满了好奇,这些蔬菜能用来干什么呢?让孩子们对蔬菜充满了许多想法。于是我们开展了关于蔬菜的一系列活动!活动前,我们请家长先在家里和小朋友观察好一种蔬菜,不仅了解到了许多蔬菜长的样子,还了解到了它们的营养价值。第二天,孩子们就带来了许多各种各样的蔬菜,惠惠一进教室门就说:“看我带的西兰花!”铭铭说:“我带了好多好多的蘑菇!”孩子们对自己带来的蔬菜十分兴奋,而且也十分感兴趣。于是我们开始了观察各种各样的蔬菜,我们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等感官体验来进行分类活动。有了上一次《苹果》的切面对比,孩子们要求也来切一切熟菜,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分别切了切青椒和藕,发现原来横着切和竖着切真的切出来是不一样的!这使孩子们对蔬菜更感兴趣了!蔬菜的切面真好看,我们怎么能把它们保留下来呢?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蔬菜拓印。我们把刚刚切开的蔬菜宝宝沾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宝宝,一个个的蔬菜便成了五彩缤纷的了!在活动中感受蔬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在下次的活动中应该不断地改进,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

班本課程与园本课程遥相呼应,它是园本课程中的一部分,却又完全不同于园本课程,教师、幼儿、家长和环境都有差异,甚至每个班级所处的空间和形成的班级文化和班风也是有区别的。作为一线教师带着对于班本课程的憧憬,我们在理论上吸收了许多有益的理念,通过实践渐渐孕育起自己的理论土壤,它们是班本课程的根茎。

参考文献:

[1]陈静.生活取向的幼儿园班本课程[M].南京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班本课程小班实践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基于儿童语言表达力培育的班本课程实践
特色龙城,润养课程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课程园本化背景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