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识字方法知多少

2017-12-08刘俊红��

考试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识字教学识字

刘俊红��

摘要:近年来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已全面普及,而我国基础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便是小学教育,小学阶段重点教学内容就是语文和数学,这两门学科不仅是每学期的必考科目,更是学习其他综合学科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作为其他各项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资料显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小学在识字教学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但教学质量差,而且还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效益,教学过程中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而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厌学心理。本文主要对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识字课堂成为语文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和如何改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升小学生识字能力发挥语义教学职能,以期促进和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识字;改革策略

一、 引言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被称为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识字,而识字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是学习语文知识的进一步提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如果学生的识字能力差,便很难独立地进行阅读,更是对文章的内容难以理解。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的首要教学内容就是“识字”,而“识字教学”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教育职能任务,但是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的老师将教学方法和思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例如:灌输教学法,就是老师讲、学生学;老师写、学生抄;以“教”为中心,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要想得到提高,就必须积极地融入多种教学方法到识字教学活动中,从而去构建语文识字教学课堂的新型模式。

二、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职能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就是识字教学,其他综合科目的基础教学也是识字教学,所以识字教学的质量好坏,将对其他教学科目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小学语文教育关键内容之一就是识字教育,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后,才能掌握和具备独立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帮助和教会学生如何学会认识、理解、记忆和运用文字后,才能使学生在脑海中将抽象的文字与具体化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三、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当前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所占的地位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学生只有在小学一、二年级掌握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后,才能在三、四年级进行独立的书写和阅读能力,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后才能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

但是,有学者通过深入的了解发现,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并不乐观,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老师的教学思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尽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比较重视识字教学,但是却始终围绕着以“教”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注重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建立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很多学生就面临着学习压力大,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单调重复的现状。

一般在6到9岁的年龄段的学生被称为低年级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共同特征,但是这种记忆方法的记忆时间往往非常短,记忆效果甚微。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效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在课堂上一般不超过二十分钟,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学生的学习难度就会随之加大,时间越长难度越大。另外一种情形就是,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不是很恰当,比如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情绪表达能力不能够进行有效引导,从而使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甚微。

这种学习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一部分学生认为识字学习很痛苦,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甚至在这种单调的学习模式下产生厌学心理,然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成果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益。因此,为了使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得到缓解和扭转,提高老师识字教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使老师学习和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思路转变为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新式教学思路后,才能构建新型的学习课堂。

四、 小学语义识字教学的改革策略

通过上述的现状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小学识字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改革和创新。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开展识字教学中,老师更应该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模式中,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但可以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 兴趣教学法——調动学生学习识字热情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说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来源是兴趣,同时,兴趣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关键因素之一。小学生只有对某些事物感兴趣了,才有可能自主地去进行探索,才会在学习上付出更大的努力。同时,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所以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老师刚好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去培养学生在学习识字过程中的乐趣所在,从而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去观察和分析,并且依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去制定符合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爱玩、爱闹、多动等天性是大多数小学生的共同特征,也许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识字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因为其固有特征的影响,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有限,过了这个时间后,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会慢慢地减弱。所以,要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对学习始终抱有很强的兴趣和爱好,老师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情景化教学模式,尽量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而且感兴趣的情景模式引入到课堂教学里。endprint

如果老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能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所在,想必就能够充分地发挥识字教学的效果,而且还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一般情况下,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体面画,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面画不仅能长时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如果对识字学习产生兴趣了,就会将原有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模式,由此以来,就会提升学习的效率,识字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所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

(二) 游戏教学法——引起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多角度去思索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利与弊,选择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不违背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所以,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就是将一些带有文字的游戏引入到实际的课堂中,以其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对识字学习产生兴趣。最常见的游戏教学法就是创意改编歌曲,猜字谜、灯谜的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法来说更新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和掌握,通过反复诵读更能加深学生对字词的印象。如在“雨”字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用猜字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中看不见”)的方式引入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如在“碧”字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将此字改编成一句顺口溜“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两个姑娘坐在石头上”,加深学生对此字的印象。这种新颖又灵活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三) 多媒体识字教学法——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网络时代的到来,应运而生的多媒体技术给现在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模式。如今多媒体教学俨然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教学手段来讲,多媒体教学有着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在多媒體教学中的出现,对小学生的视觉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冲击感,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使小学生更有效地投入到识字学习中。比如在学习“花”字的时候,老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现出各种花的图片,使学生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加深对“花”字的记忆和理解。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识字能力对于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说极为重要,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来讲,更应该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通过对学生识字热情的调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去增强学生识字的乐趣,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学琴.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探索[J].学周刊,2017,(01):77-78.

[2]赵翠.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问题及其改革策略[J].中华少年,2017,(06):22.

[3]吕娜.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具体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424.endprint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识字教学识字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高职数学教学方法的现状及改革探究
“互联网+”背景下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新形势下专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研究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