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7-12-08郭翠美��

考试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问题小学语文

郭翠美��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它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重要帮助,也有利于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本文就根据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适用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情况和实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问题;应用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小组合作是通过群体的整体作用提高个人能力和素质的一项教学方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宽容、与人交际、听取意见的良好品质。小组合作能有效地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能活跃课堂气氛,只是小组合作还有一些问题存在,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才能更好的实行教育。

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一) 小组的整体作用无法适应学生个体的发挥

小组合作结束后向教师汇报的学习成果,是小组内的每个成员经过讨论、查知识等方法过程得到的,在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后,教师会给出评论的意见,对于学生来说这个意见很重要。可是由于小组合作汇报的是整体成果,而没有说明哪个学生做了什么,学生没有得到老师的点评,会产生失落感,不利于小组合作的内部发展,会丧失一定的积极性。

(二) 小组合作化学习形式化

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广泛地被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但是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做出创新改革教学,就是一种形式性的传统教学。教师还是自己讲述课堂内容,只把很少的几个问题丢给小组合作,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的不关心也影响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不在意。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但是实际意义不大,学生只是把小组的讨论时间当作玩耍的时间,没有用心地思考问题,教师的不引导,使得学生随意地讨论,偏离了学习的主体,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正确发展。

(三) 学生自我思想严重,不善合作

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按照规定去实行,但是不能真正地融入进去,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无法真正发挥。主要原因表现在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大多还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宽容心,很难去听取他人的意见改变自己的意见,思想和知识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无法达成一致的想法。这种情况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无法正确的培养学生,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

(四) 教师的引导作用无法科学正确的发挥

小组合作学习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应当充分发挥教学的引导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小组合作很不重视,只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上,将教学任务和部分的重点问题布置给学生去完成,而教师却没有用心去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道德素质等发展采取漠视的态度,而小学生还处于心智发展不完善的阶段,他们无法正确的分辨是非,对问题的处理也缺乏经验,这时再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他们会更加困惑,不知所措,这种状态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任何意义。

二、 小学语文教学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

(一) 意见不一致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不同,思想意识上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对知识的认知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时候就会在课堂产生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时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意见不一致的学生相互辩论探讨,可以形成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通过思想的交流,语言的辩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在思想碰撞辩论的过程当中,学生会认识到一件事没有绝对的错与对,可能都是正确的,这看你是怎么思考的。小组合作学习让意见分歧的同学,相互辩论,能够让学生听取他人的意见,养成宽容的好习惯,也有助于对知识的多方面思考。

(二) 思维受阻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学生毕竟知识还不够丰富,对事物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因此在遇到教材的重点、难点时不能思考出问题的关键,导致思维枯竭受阻。这时候进行小组合作,相互探讨交流,再通过全班讨论将所有学生不同的理解进行汇总,不同的思考会进行相互弥补,在保证正确认知的同时对其完善,并且去除错误的认知。同时在听取他人的理解时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示,能有效地让学生开发思维,对学生解答难题有很好的帮助,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帮助学生突破知识思维的限制,开发创造性意识和逻辑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自主思考解题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思维全面發展有着重大的作用。

(三) 动手操作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动手操作的机会,例如在讲古代水利工程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一画施工示意图,以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知识。这时候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绘制施工示意图,可以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默契和团队精神。一个人感到困难的事情多个人一起做就会容易得多,学生们共同设计出施工示意图后,会产生共享成功、共同快乐的心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作能力,会对课文内容深入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 课文留白的补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语文教材的众多课文中,课文作者大都会留有伏笔和留白,以便让读者有更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课文的可读性和价值更大。教师在讲解这些课文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备课,在课堂上领导学生为课文的留白进行补白,这时候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对课文的隐藏内容共同思考,为课文的留白处进行大胆的补白,会产生更精彩的化学反应,也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也有很大开发,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对未来作家的产生进行了良好的教育。endprint

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学习实施的建议

(一) 科学合理的搭配组员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般将全班同学分成4人一组、6人一组、8人一组的小组,小组成员的搭配必须讲究科学合理性,不能随意地搭配,这样不利于小组的学习,会影响学习效率。将性格开朗和安静沉稳的同学进行搭配,这样可以让想法更加全面化。在一个小组中既要有学习好的同学,也要有学习较差的同学,可以起到带动学习的作用。小组合作的組员一定要搭配适当,科学组织调控,避免“马大效应”。让每个学生的能力潜力全面地发挥,达到人尽其用、取长补短的效果。

(二) 培养优秀小组长

1. 推选素质高、有组织能力的小组长:组长要将管理组员和小组活动当作自己的义务,应当及时地将小组出现的问题汇报给教师,以便能最快、最好地解决问题。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组长,就必须具有优秀的组织能力、强烈的责任心和宽容心,应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小组组长的推选,应该由小组成员独立推选,受到成员推选的组长说明这个人受到他人的信任,他的能力可以服众,这样的小组长工作时可以轻易地得到其他成员的支持,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2. 培养指导,教给其组织工作的方法:教师应当教导组长管理组员和小组运转的科学方法,交给组长激励组员形成团结精神的方法,还要教导组长如何处理组员之间不同的意见,怎样组织组员搜集整理知识,探讨课程,总结知识等。在教师的培养下,一个各方面能力达到优秀的小组长,能够更好地管理小组合作的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 注重学法指导

1. 学会查找资料:教师需要将有一定难度的课程交给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难度,那么小组合作就没有太大的意义。合作学习的课题有一定的难度,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思考的能力,学生应当培养独立查找资料的能力,如学生独立查找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人生历程、故事认为的史实性等。这就要教师教导学生学会通过什么途径、利用什么方式查找有效的资料,例如上网、问人等技能。

2. 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很害怕回答问题,一方面是害怕回答错误受到批评,一方面是内向,可能也有对教师的害怕。教师要培养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与人交际的能力。

四、 结语

小组合作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共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对扩展小学生的思维,提高小学生的全面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小组合作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识,对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可以让教学更加高效,能带动课堂氛围,教师能更全面地了解小学生。科学正确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翠花.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17.

[2]高佃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39):51.

[3]徐泰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12):30-3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问题小学语文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