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开展

2017-12-08全佺��

考试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实践方法

全佺��

摘要: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加上历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总数在千万以上。出现众多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的情况,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本论文以目前各高校普遍实施就业指导方法为导入,分类理清各类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情况,以现代的就业指导理念和方法为理论基础,提出一些实践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实践方法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已经认识到了就业指导对于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作用。各高校纷纷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活动。可以说,解决了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在职业生涯初期的问题。但是离社会各界对于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期许,尚有一定差距。需要我们职业指导人员努力推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一、 高校就业指导普遍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就业指导观念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1)很多高校仍把就业指导理解成上好就业指导课。甚至认为就业指导就是面试技巧,就是职业倾向测评。没有真正重视就业指导,不了解上好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选择职业仅仅是就业指导的一个部分。(2)认为就业指导,就是开展校园招聘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初次就业率。如此是可以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但严重忽略了就业指导的长期性、援助性。

2.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各院校缺乏具有完备的、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专门队伍,不能十分准确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就业问题。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进一步的制度保障。就业指导人员的市场经济理论水平、熟悉国家政策的程度、使用各种就业指导方法的能力,都有待全方位的培训和提高。各类就业指导人员缺乏培训、合作、交流等活动,来进行有效的业务提升的机会。

3. 普遍的、一般性的就业指导,解决了绝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导致以上不足的主因是部分高校管理者未能全面而准确地认识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复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在开展工作时也不应一概而论。需要对这一群体开展认真的思考研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类指导。

二、 试论对高校离校未就业学生分类指导的若干实践做法

根据2015年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仅广东省2015年高校离校未就业人员就有25660人,基数庞大,值得我们予以关注。这部分未就业的毕业生,笔者在实践工作中认为,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加以区分。

第一类无就业特殊困难的毕业生,是可以通过常规性的就业指导就能完成就业的。主要可以分为:

(1)普通就业障碍学生。包括常见的就业初期心理问题,如:矛盾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挫折心理等,解决途径主要是:①通过已有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强化服务职能,为学生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指导、职业规划和择业技巧的指导,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就业素质。②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引导其转变观念,确立合理的期望值,主动适应形势,把握机会,务实就业。通过一些程序化的工作即可解决他们在就业选择和就业发展初期阶段的大部分问题。

(2)主动选择暂不就业学生。就是所谓的“慢就业”,他们有能力投入到就業市场,但是不急于就业,而是选择或升学出国,或为创业做准备,或参加志愿活动,甚至陪伴父母、暂时游历等。该类学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出现更多这种类型的学生,值得我们去关注。也应留意部分学生如通过这种“慢就业”,对社会和自我有更充分的认知。将有更理性的择业定位,减少因定位不准、盲目从众等因数而带来的职场问题,未来发展应会更好。“慢就业”看上去“慢”,但未来的职业发展走得稳健,某种程度也是更快了。

第二类就业特殊困难学生,这类学生在就业发展中确实有深层次的困难。需要花更大的力量来对其就业生涯进行规划与指导。

(1)有严重的心理或精神问题。全国第二届高校卫生保健研讨会资料显示,精神类、心理类疾病对高校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已取代传染病成为造成学生休学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类、心理类的疾病有了更理性的认识。自2005年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将“精神病、癫痫病须退学”改为“患有疾病无法在校继续学习应予退学”。新规定的实施使患精神疾病的学生结局不再是必然退学。各高校对患有精神病的学生,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多采取了休学灵活、退学慎重的措施,但精神类、心理类问题是容易复发的疾病,这既是精神病学的重要课题,同时对于我们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来说,也是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完成学业后,面临走上就业岗位的复杂情况,这类学生容易产生较大的精神压力。

对这类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首先要应对的是他们在就业认知上出现的重大偏差。在就业取向上容易出现“地板效应”或“天花板效应”。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对其反复了解、咨询、引导,仍不能纠正咨询人对自身就业认知的偏差,就要从多维度了解该类学生,要注意根据咨询人的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指导方法和次数。对于已经有清楚病史的学生,应该特别注意心理历程的变化,注意罹患病人的耻辱感。必须秉承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切忌大包大揽。必要时需转介给心理咨询,不可因为主观臆断,而耽误了咨询人。当然也不能轻易地因个人好恶做出判断,将咨询人拒之门外。因此就业指导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2)身体上有残疾的学生。根据2016 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全国残疾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残疾人为94 万。残疾人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却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制定落实了《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但是,残疾人大学生就业发展仍然存在着就业面狭窄、无障碍环境不够优化、政策落实不足等情况。许多企业宁可缴纳就业保障金,也不同意接收残疾人大学生到其单位工作。究其原因主要是担心残疾人大学生会降低工作效率,身体健康状况不稳定。endprint

应对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践措施:①要为残疾人大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认识到除身体有缺陷以外,应当和健全大学生有着同样的思想和能力。完成了高等教育,具备了一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和普通大学生一样需要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②鼓励他们认清形势,脚踏实地地做好就业规划,部分残疾人大学生他们也不愿意委身于低技术、低水平、低工资的福利企业。相反,他们更倾向于通过从事高技术、高水平的工作来证明自己。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即使健全的学生也必须要经历一番磨炼,才能实现职业理想。

(3)特殊家庭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他们的家庭环境比较特殊,例如:孤儿、寄养家庭、父母双残家庭、严重家暴家庭等情况。

特殊家庭學生主动了解就业信息的比例要小于普通家庭,接受信息比较被动。普通家庭毕业生把就业难大多归因于就业制度不完善、自身能力不足和竞争不公平现象上,而特殊家庭比较多的关注高校扩招的影响、期望值过高、自身能力不足。由此可见,两类人多关注了自身不足的影响,这有利于学生就业后继续学习,提高就业竞争力。而特殊家庭学生的关注,很可能有本身不自信的原因。他们害怕他人了解太多自己的家庭情况,导致与人交流有一些隔阂,所以他们更倾向于东部沿海开放城市。而由于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他们对于就业选择最看重的是收入。

对于这类学生的指导时,应当特别注意到他们的自尊心,和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着重推进他们向高收入、高竞争的地区和行业发展。

三、 结语

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民众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期望不断提高。即便是回归到就业指导的本质上,我们也应当特别注意就业确有困难的高校离校未就业学生,要注意发现新问题,掌握新情况,及时总结分析。既注意做好广大高校毕业学生的普适性工作,又要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的针对性工作,注意同时兼顾就业指导的教育性和援助性。以上是笔者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体会,或有不周之处。望抛砖引玉,以期各位同仁群策群力为推动职业指导在高校中的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于广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2]国务院研究室编写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2016)[M].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

[3]利普泰克.职业生涯咨询中的治疗计划[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范泽瑛,王尔新.试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6):310-3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方法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践
初中历史翻转课堂实施策略探索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探究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理论与实践
论死刑的司法控制
“法律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方法探析
“银球”润童心 “生本”促发展
探究小学语文复述训练的实践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