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校本研训 构建有效课堂

2017-12-06刘蓉吴惠芳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研训校本活动

刘蓉++吴惠芳

[摘 要]

课堂是否有效,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成长与进步更多依托所在学校,而校本研训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和关键。通过系列校本研训活动,促进教师观念转化,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及构建有效课堂的能力。

[关键词]

校本研训;有效课堂

什么是有效课堂?在多年的研训实践中,我们对此的认识渐渐明晰:课堂中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展示、梳理、反馈等环节,把本节课的知识该识记的识记了,该理解的理解了,该掌握的掌握了,并能迁移,会运用就可以了,常态的课能达到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增长了。有效课堂就是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

课堂是否有效,关键在教师,而教师的成长与进步更多依托所在学校,所以,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而校本研训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和关键。

一、促教师观念转化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

构建有效课堂,主要取决于教师,所以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至关重要,因为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与时俱进,积极参与,才能把行为落实到课堂中。

新课改实施中,校本研训必不可少,学校应充分把集体培训和个人研修结合起来。学校要利用校本研训活动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学习国家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学习好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总结先进的课改教学经验,使教师不断更新观念,转变行为。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组织教师观看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视频,观看名优教师课堂教学的实况录像,让老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直接汲取教学营养,学习借鉴录像课中好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行为方法等等。

除了整体的校本研训活动,教师的自我研修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受时空的限制,具有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的特点。教师课余时间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收听收看并摘录先进的教学动态和教学活动的实际做法,汲取营养,充实自我。

学校也可按月拟定教师自学题目,每月一题,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动态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外出研修的老师,回校后都要进行交流汇报,把外出学习的心得体会、所思所想与老师互动分享……,使教师达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目的,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才会达到行为的转变,行为的转变带来的是课堂的有效。

二、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我们深知校本研训的主力军是教师,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所以定期开展全校性的教学评优课活动,以课堂促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开展“三同课”活动,即同学科,同年级,同课题的评比活动,同学科教师互听互评,同年级的教师必须参加评议,充分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在问题解决中积累经验,促进教学成熟,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研究中不断提升。

还可以开展跨学科,跨年级的研讨课活动,在评优的基础上,各科推荐出优秀的课在全校展示,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营造相互学习,团结协作的氛围,提供彼此借鉴,学科融合,共同提高的平台。

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学科实践活动比较好的观摩课活动,从新教师的过关课到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从教学新秀的展示课到中青年教师的引路课,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课到新课改的探究课等等,还可以利用学校的优秀教师资源开展典型教师专题辅导,经验分享,优秀教案展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会影响和感召教师工作热情,促进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从而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的,只有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才能达到课堂的有效。

三、促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

校本研训,更多的是在同学科中落实,上海沈巷中学关景双校长的“目标贯通的语文课堂”课例研修,其实体现的就是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

所以说抓好教研组和备課组,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有着重要意义,而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

每学期组织召开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对备课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充分研讨,提出对新学期的备课要求,固定时间、地点,提倡“三备”,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做法就是“三备”,值得我们借鉴。

一备:个人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写好一案。

二备:在一人完成教案的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以实现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备:课后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形成一案。课后教师及时反思,根据反思,根据课堂暴露的问题,教研组共同研究,再一次设计、修正“导学案或教案”,集思广益,达到逐渐完善,共享资源的目的。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说过很有哲理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写三年的反思却可以成为名师。”这句话对我们很有启示。

这种常态化的集体备课,充分体现了同伴互助,取长补短,发挥集体智慧的特点,教师的专业水平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增长了,对教材、对课堂的把控才会驾轻就熟,收放自如,以达到课堂的有效。

四、促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是构建有效课堂的保障

知识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基本保证。有效课堂的打造最终靠的是教师,所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

每个人都渴望自我价值的体现,一个学校管理的成功就在于使每位教师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能最大限度体现自我价值。所以学校应该注重打造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就感,甚至是归属感。一个教师不仅应该热爱,更要学会热爱,要有爱的艺术,这对于打造有效课堂尤为重要。

专家李方说:教师是一个资格完备(综合素质高)的职业;教师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职业:教师是一个流动的职业:教师是一个合作的职业。

专家对教师的评价,就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教师不但要为人师表,言行举止为学生做出表率,还要有专业的能力水平,学识涵养,更要具备大局观,懂管理,有气质,具修为,甚至包括为人处世,心胸气度,同时包括对待事业家庭的态度,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决定着你去怎样的经营,也决定着会有怎样的结果。教师如果把全部的爱带入课堂,洒向学生,收获将是累累硕果,甚至会有奇迹的发生。

学校是教师的工作场所,更是教师的心灵家园,所以学习氛围的营造非常重要,也必要,多数老师的职业生涯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所以校本研训的有力开展,并经常化、规范化,人性化,环境的影响和驱使,势必对教师的成长起一定的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我们的有效课堂就有了希望和保障。

用心做教育,把工作、学习和研究变成一种有趣的生活,这是我们每位教师的未来生活,也是未来的教育。

[参 考 文 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卜玉华.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3]孙杰远,叶蓓蓓.有交教学刘丹志愿兵是、策略与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4]熊焰.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刘兴富,刘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李雪虹)endprint

猜你喜欢

研训校本活动
“活动随手拍”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有效的组织保障是抓好“联片研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