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队课的弊端及策略

2017-12-05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班队弊端课外

周 蓓

浅谈小学班队课的弊端及策略

周 蓓

班队课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策略一: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班队课的整体性、层次性、系统性。策略二:发挥班队课的延续性。策略三:以生为本主动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参与,自主获知,自我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全身心地融入、体验中,主动接受教育,提高班队课的教育效果。

小学班队课 弊端 策略

班队课是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师生之间进行情感沟通、心灵对话的纽带,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但是,据笔者观察,目前的班队课,尽管形式多样、内容缤纷,看起来热闹非凡,听起来令人振奋,其实普遍存在一些弊端:

弊端一:随意性、零散性。

班队课是没有固定教材的,这就给班主任老师创造性地安排这门课程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更加有机会体现出班主任的主体性。但是,这也同时暴露出班队课的一个毛病:具有随意性、零散性,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往往是自己想到哪个内容就发挥哪个内容,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内容就按规定安排什么内容。

弊端二:课内课外相脱节。

开设班队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追求教育的实效,为了向课余和校外延伸,为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真正的成长。因此,教会学生自主导行,是班队课的最终目的。但是,我们发现,小学生在班队课上具有了正确的道德认识,但是在课外的行为实践中,往往是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不能保证有良好的道德行为,知行不统一的现象在较大部分学生中仍然存在。

弊端三:教师的生硬灌输和学生的被动接受

班队课上,总起而言,教师生硬灌输的多,学生主动参与的少;学生盲目接受观点的多,自己独立思考形成经验结论的少。尤其是部分教师严肃、严厉,不顾学生实际,不考虑学生年龄,一味说教、批评、训斥,强迫学生接受一些生硬的道德观点,形成一些道德认识,致使学生违心地说些假话、大话、空话,严重影响了学生人格发展,大大降低了班队课的实效性。

针对以上弊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进行改进,以收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策略一: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虽然没有固定的教材,也要考虑到班队课的整体性、层次性、系统性。我们可以开展主题教育,一个阶段一个主题,如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教育,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教育,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教育,以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等。针对小学生各个年龄段的心理年龄特点和班级教育的实际情况,对这些主题进行系列排序,定期进行系列训练,从而克服班队课的零散无序的缺点,以强化训练巩固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道德习惯。例如四年级要开展“十岁成长仪式”系列主题班队课,可以开展“我长大了”班队课,通过成长照片、成长故事、技能展示体会自己的成长,也可以针对现金独生子女的自私等成长特点和班级情况,开展“感恩父母”的主题队课,通过课前体验父母的工作,感受父母的辛苦;父母分享孩子的“第一次”的成长故事,感受到父母的爱;通过“我能为父母做什么”,去思考,不在于做得事情有多大、多多,而是要有一颗体谅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心。

策略二:发挥班队课的延续性

要注意发挥班队课的延续性,注重课内、课外结合,使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活动融为一体,可以采取“明理→示范→立标→训练→反馈”等方式,多把教育引向课外,创造机会,开展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多让学生在“实战中练兵”,让学生在整个知行统一教学过程中,乐于认知,领悟道理,实践行动,养成习惯。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针对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劳动意识不强等现状,在三年级开展以“我劳动 我快乐”为主题的系列班会课,让学生在家、学校、社区等先劳动起来,拍下视频或者照片,队课上交流劳动感受。通过课上开展的“包书皮、剥花生、择芹菜”等体验活动,明白劳动也是需要技巧的,要动脑子,要讲究劳动质量的。发放“劳动记录表”,记录下一个月自己的劳动轨迹,不一定每天都要劳动,或者都要固定劳动内容,但是要有劳动的意识。一个月后,再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班队课,通过在家的劳动过程展示、成果展示,评出“班级劳动小能手”,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

策略三:以生为本主动参与。

班主任教师要认识到,教师与学生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有取代“师道尊严”的权威型关系,才能使学生在班队课上摆脱压力和束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能够“以生为本”,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富有探究性的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自主参与,自主获知,自我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全身心地融入、体验中,主动接受教育,提高班队课的教育效果。

对每一名班主任老师来讲,一个学生可能在班级里是五十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立德树人,做好学生品德教育是影响孩子一生的最重要的班主任工作,而班队课作为实施班级德育和开展班级活动的一种独特的重要形式,有着其非同寻常的作用。它是被列入国家课程计划,作为与必修课同等重要的课程,更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施展教育魅力的新舞台,努力扬长避短,让班队课发挥其作用,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摇篮。

[1]姜丽丽.谈小学班集体中部分学生受排斥的原因及调整策略[J].天津教育,2006(10).

[2]王飞.浅谈小学班集体的管理[J].山西教育(管理),2011(06).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民主路小学)

猜你喜欢

班队弊端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跟踪导练(四)
提升班队德育活动策略研究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I Am not just a Statistic,I Am Survivor
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研究
家族企业管理研究
让学生成为班队会的主人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