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夫卡的爱人和罪人

2017-12-04麦家

北广人物 2017年46期
关键词:多拉麦家阿曼

□麦家

卡夫卡的爱人和罪人

□麦家

她有一双纤细的手。她有一头乌密的黑发。她的笑容天真善良。她的嗓音“有表演的天赋”。她的名字叫多拉·迪阿曼特。

1923年7月,卡夫卡来到地处波罗的海的米里茨里镇,住进了一个犹太人的度假村。有一天,卡夫卡经过厨房,看到一位姑娘正忙着杀鱼,似乎有所触动,他不满地说道:“多么纤细的一双手啊,可干的活又是这么残忍!”

他们就这样相识了。她就是多拉·迪阿曼特。

当时,多拉是这家度假村里的一个厨房佣工,之前她还在柏林一个犹太人孤儿院当过裁缝。这给人一种感觉,好像她是一个为生计所迫的难民。其实,她出身于一个很有名望的犹太人家庭,只是由于年轻,对父母保守思想不满,这才选择了离家出走,浪迹四方。

当时,卡夫卡正因为日益严重的结核病四处就医、疗养。就这样,两个人像两粒沙子一样,在这个度假村里邂逅了。

两人的相遇看似偶然,却又仿佛是天定的。此时,卡夫卡的生命只剩下最后的11个月了。但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感受到了一生都没有感受过的温暖和爱。对此,卡夫卡“幸福而诚恳”地告诉我们:这都是多拉给予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卡夫卡和多拉都是“父母意志的弃儿”,精神上的流浪者,同时又都是“文学的寄生者”。两人刚相识,多拉就用希伯来语给卡夫卡朗读了《叶塞尼亚》,让卡夫卡“一天都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中”。

他们很快就相爱了,并在柏林租一个房子,同居了,过起了“真正愉快的家庭生活”。在去世前一个月,卡夫卡正式向多拉求了婚,多拉也答应了。可是多拉等来的却不是婚礼,而是卡夫卡的葬礼。

因为没有拥有爱人的婚礼,多拉似乎也无权拥有爱人的葬礼。但她还是执意地出现在了卡夫卡的葬礼上,在一片责备的目光中,“哭得死去活来”。

多拉的哭声震惊了卡夫卡的亲人们,以至于他们都不敢放声而哭,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贬低多拉哭泣的价值。可以说,在卡夫卡入墓之际,他只听到了一个人的哭声,那就是多拉的哭声。这几乎就是卡夫卡一生的象征:这世界,只有多拉短暂而真心地温暖过他。

每次想起卡夫卡,我总觉得人世对他不公,他给我们留下了如此珍贵的文学遗产,但他的一生,每一天、每一夜,都是在被极度伤害和凄凉中度过的。多拉的出现,让我们感觉多少还了卡夫卡一点债。但同时,多拉也欠下了我们一笔债,她曾经在卡夫卡的授意下,亲手烧毁了卡夫卡大量的手稿,没有烧毁的,她也没有及时公之于世,而是私自珍藏了起来,以致后来又被盖世太保糟蹋掉了。亲自烧毁和私自珍藏,都是出于爱,对卡夫卡的爱,但构成的却是一种难以赎贷的“罪”。卡夫卡总是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感到“存在的荒谬”,这真是没办法的。

据中国作家网

●小贴示:

弗朗茨·卡夫卡(德文: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是20世纪奥匈帝国德语小说家,犹太人,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于捷克首府布拉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改学法律,获得博士学位。

1904年开始发表小说,他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9月22日晚,他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写出了短篇小说《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有很多作品都没有留下来,也是在逝世后,才获得世界声誉的。他的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经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见仁见智。这种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很多写作流派都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猜你喜欢

多拉麦家阿曼
阿曼的糖果罐
A Trip to Venice
多拉打印
麦家认错
English Clause Syntax
请相信狗的善良
多拉菌素治疗鸡体内犬蛔虫幼虫试验
DECODING A SPY SAVANT
DECODING A SPY SAVANT
小气的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