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优质、广适鲜食型杂交玉米新品种大玉糯2号的选育

2017-12-01

种子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理州斑病鲜食

, , ,

(云南省大理州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云南 大理 671005)

高产、优质、广适鲜食型杂交玉米新品种大玉糯2号的选育

陈怀军,杨曙辉,王桂平,杨海丽

(云南省大理州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云南 大理 671005)

大玉糯2号系云南省大理州农业科学院以优良自交系芹糯-2和ZN 1-22选育为基础,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糯玉米单交种,是大理州首个自主研发并通过审定的鲜食型特种杂交玉米新品种。多年多级的系列试验研究表明,大玉糯2号具有遗传性状稳定,高产稳产,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及广适性较好等显著特点;较适于云南省海拔400~1 400 m的鲜食玉米冬季区以及海拔1 300~2 100 m的玉米产区推广种植。本文概述了大玉糯2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主要试验结果,并提出了大面积生产的栽培技术要点。

大玉糯2号; 自交系; 杂交玉米; 选育; 新品种;

大玉糯2号系云南省大理州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室(原大理州种子管理站玉米育种中心)历时15年,精心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糯型杂交玉米单交种,是大理州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通过正式审定的鲜食型特种玉米杂交新品种。该品种参试名DN 10-28,于2009年以芹糯-2为母本、ZN 1-22为父本首度杂交组配而成;2010—2014年,该品种先后参加鲜食玉米新组合/品种鉴定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以及品质分析测试、抗性鉴定和DNA检测等多级试验鉴定遴选,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性优良、遗传性状稳定、品质优良、适应性较强及综合性状良好等显著特点。2016年1月,大玉糯2号正式通过云南省第八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5034)。

1 大玉糯2号选育经过

1.1 自交系选育

1.1.1 母本芹糯-2的选育

2001年,在大理州弥渡县谷芹村周伏营基地,选取地方糯玉米品种芹糯为基础材料,进行连续多年的自交分离提纯;2008年,经8年8代的提纯鉴定与筛选,自交穗系趋于稳定和纯化,选留穗系编名为芹糯-2-1-2-1-1;2009年,自交穗系正式定名为芹糯-2,并开始应用于杂交测配。

1.1.2 父本ZN 1-22的选育

2000年,在大理州弥渡周伏营基地,于鲜食特种玉米试验田中选取遵糯1号F2代果穗为基础材料;2001年,对F2代进行连续多年的自交分离优选;2007年,经7年7代连续自交提纯,留选穗系渐趋稳定纯化,暂编名为遵糯1-2-2-2-2;2008年,自交穗系正式更

表1 2013年云南省鲜食玉米区试——大玉糯2号产量性状综合比较

季度品种试点数(个)参试种数(个)对照(ck)产量变幅(kg/hm2)平均单产(kg/hm2)较ck±(%)增效显著性较ck增产点(次)增产点(次)率(%)产量位次2013年(正季)大玉糯2号710珍玉糯1号8584.5~18889.514028.029.4极显著685.722013年(冬季)大玉糯2号78珍玉糯1号6111.0~16167.014139.033.0极显著571.44两季综合大玉糯2号1410珍玉糯1号6111.0~18889.514083.531.2极显著1178.62

图1 大玉糯2号选育流程简图

名为ZN 1-22,并开始应用于杂交组配。

1.2 杂交组配及试验流程(图1)

2009年,在大理市银桥镇鹤阳基地,初次以芹糯-2为母本、ZN 1-22为父本成功进行杂交组配(芹糯-2×ZN 1-22)。2010—2011年,新组合以参试名DN 10-28连续2年参加大理州鲜食玉米(糯粒组)自育新组合/品种鉴定试验;2012年,新组合定名大玉糯2号参加大理州鲜食玉米自育新组合/品种生产试验;2013—2014年,先后参加云南省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正季、反季)和生产试验,并相继完成品质测试分析、抗病性鉴定及DNA指纹检测鉴定;2016年初,大玉糯2号正式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大玉糯2号及亲本主要生物学特征与农艺性状

2.1 母本芹糯-2

母本苗期长势强,苗型散,叶色深绿;成株整齐,株型半紧凑。雄穗颖壳绿色,花药黄色;雌穗花丝绿白色; 株高188 cm,穗位高40 cm;穗长11.8 cm,穗粗3.9 cm;穗行10~12行,行粒24粒,千粒重284 g(干籽);籽粒乳白色糯粒型,穗筒型,白轴,外观品质好;生育期约101 d。田间表现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灰斑病,中感玉米锈病。

2.2 父本ZN 1-22

父本苗期长势中等,苗型平展,苗色绿;成株整齐,株型半紧凑。雄穗分枝状半紧凑,颖壳紫绿色,花药淡黄色;雌穗花丝白色;株高165 cm,穗位高55 cm;穗长11.7 cm,穗粗4.0 cm,穗行16行,行粒21粒,千粒重252 g(干籽);籽粒乳白色糯粒型,穗筒型,白轴,外观品质好;生育期103 d。田间表现中抗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和锈病。

2.3大玉糯2号

大玉糯2号出苗至收获(乳熟)84~109 d;幼苗第1叶顶端圆形、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弱到中、与茎秆夹角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无显色或极弱,植株极矮到矮,穗位极矮。散粉期中,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侧枝弯曲程度强、与主轴的夹角中;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及侧枝长度适中、一级侧枝数目少;花药、花丝花青甙无显色或极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弱;果穗穗柄短,锥到筒形穗;籽粒白色糯质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无显色或极弱。

大玉糯2号正季苗期长势中等,苗型散,叶色绿;成株整齐,株型半紧凑。雌穗苞叶短,穗短锥型鸭嘴;株高234.7 cm,穗位高98.1 cm;穗长19.6 cm,穗粗5.1 cm,秃尖2.4 cm;穗行数16.0行,行粒数31.0粒,籽粒深度1.5 cm;籽粒白色半硬,白轴;鲜百粒重38.9 g,出籽率69.7%;生育期(出苗~乳熟)约84 d。糯性优良,略带甜味,柔嫩性好,皮薄;色泽风味佳,感官品质好。

冬季成株整齐,株型半紧凑;雌穗苞叶覆盖2级,穗短锥型;株高194.4 cm,穗位高69.8 cm;穗长18.6 cm,穗粗5.1 cm,秃尖3.0 cm;穗行数16.0行,行粒数30.0粒,籽粒深度1.2 cm;籽粒紫白色硬粒,白轴;鲜百粒重43.1 g,出籽率66.5%;生育期(出苗至乳熟)约109 d。

表2 2013年云南省鲜食玉米生产试验——大玉糯2号产量性状综合比较

试点品种参试种数(个)对照(ck)单产(kg/hm2)产量变幅(kg/hm2)较ck±(kg/hm2)(%)产量位次增产点率(%)昆明大玉糯2号7珍玉糯1号10999.5曲靖大玉糯2号7珍玉糯1号17580.0蒙自大玉糯2号7珍玉糯1号16530.0昭通大玉糯2号7珍玉糯1号13590.0大理大玉糯2号7珍玉糯1号21220.510999.5~21220.5-434.3-3.853616.925.931966.313.532179.419.1210077.890.4180.0平均大玉糯2号7珍玉糯1号15984.0—3480.027.8180.0

3 大玉糯2号产量性状表现及主要试验结果

3.1 产量性状表现

2010年,在大理市凤仪镇新村,大玉糯2号首次参加大理州鲜食玉米自育新组合/品种观察鉴定试验,折合单产(鲜裸穗产量,下同)16 504.5 kg/hm2;较ck1(珍糯玉1号)增产7.8%。2011年,在大理市凤仪镇凤翥村,该品种再度参加大理州鲜食玉米自育新组合/品种鉴定试验,折合单产19 654.5 kg/hm2,较ck(京科糯2000)增产21.8%。2012年,在大理市凤仪镇丰乐村“大理州鲜食玉米自育新组合/品种生产试验”中,大玉糯2号折合单产13 101.0 kg/hm2;较ck2(珍糯玉1号)增产24.6%。

2013年,大玉糯2号连续2季参加云南省鲜食玉米(甜、糯)品种区域试验(正季、冬季)。2季区试综合结果表明:该品种14个试点产量变幅6 111.0~18 889.5 kg/hm2,综合平均单产14 083.5 kg/hm2,居10个参试种之第2位;较ck(珍糯玉1号)增产31.2%;2季14个点(次)中,11个点(次)较ck增产,增产点(次)率达78.6%(详见表1)。2014年,云南省鲜食玉米品种生产试验结果:大玉糯2号5个试点产量变幅10 999.5~21 220.5 kg/hm2,综合平均单产15 984.0 kg/hm2,居7个参试种之首;较ck(珍糯玉1号)增产27.8%;5个试点中,有4个试点较ck不同程度增产,增产点率为80%(详见表2)。

3.2 抗病性表现

2013年“云南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大玉糯2号正、冬2季田间抗性综合表现:玉米丝黑穗病0级,锈病3级;玉米大斑病5~7级,小斑病1~3级,穗粒腐病0~2级;总体抗性良好。2013年,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病害接种抗性鉴定结果:大玉糯2号中抗玉米小斑病、弯孢霉叶斑病和锈病;高感玉米灰斑病,感大斑病、茎腐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中感玉米穗腐病。

3.3 品 质

2013年云南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大玉糯2号食味品质为2级;2014年“省鲜食玉米生产试验”中,大玉糯2号品质品尝评分92.5。2013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昆明)”品质检测结果:大玉糯2号总淀粉含量63.62%,直链淀粉0.84%,支链淀粉/总淀粉为98.7%。

4 大玉糯2号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宜种植区域

大玉糯2号较适宜云南省海拔400~1 400 m的鲜食玉米冬季区和海拔1 300~2 100 m的玉米产区或生态类似地区种植推广。

4.2 适时播种

各地根据当地光热资源、气候特点、采青收获期及最佳节令,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播期。

4.3 合理密植

宽窄行或等行距播种种植,宜单株留苗;最佳栽培密度67 000~75 000株/hm2。

4.4 合理施肥

按照“前足、中重、后补”的原则,N、P、K肥配合平衡施用。即底肥以有机肥(圈肥)与磷肥为主一次性施足;苗肥(5~7叶期)以N肥为主,看苗情平衡施用,确保幼苗生长健壮、整齐、不脱肥;拔节肥(大喇叭口期)以N、K肥为主重施,促进幼穗分化,主攻大穗与双穗;抽雄散粉期,以N为主,酌情追施花粒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4.5 科学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与中耕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鼠害,尤其注意防治苗期地下害虫与抽雄前的主要病虫害。

4.6 适期收获

吐丝后28~35 d及时采青收获,充分保障鲜食品质;成熟后及时收获晾晒,防止穗粒霉变。

The Breeding Report of High-yield,High-quality,Wide-adaptability andNew Fresh-eating Variety of Hybrid Maize Dayunuo No.2

CHENHuaijun,YANGShuhui,WANGGuiping,YANGHaili

2016-10-20

云南省大理州科技计划项目“大理州十二五特种玉米新品种选育”。

陈怀军(1967—),男(白族),云南鹤庆县人;农学学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玉米育种及推广。

杨曙辉(1965—),男,云南大理市人;农学学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玉米育种及推广;E-mail:yshui008@sina.com。

试验; 产量性状; 栽培技术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3.109

S 513

A

1001-4705(2017)03-0109-03

猜你喜欢

大理州斑病鲜食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大理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监管平台建设研究
大理州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与建议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