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处理对榕叶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

2017-12-01

种子 2017年3期
关键词:层积冬青赤霉素

, ,

(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2.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不同处理对榕叶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

潘温文1,洪震2,练发良2

(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2.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采用层积、赤霉素及微波辐射对榕叶冬青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榕叶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榕叶冬青不存在隔年萌发现象,但种子于第1年发芽极少,主要集中在第2年萌发。层积、微波辐射及赤霉素处理对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最快,第80天开始发芽,低温层积90 d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4%,对照组于第180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28%。

榕叶冬青; 赤霉素; 微波辐射; 发芽率

榕叶冬青(Ilexficoidea)为冬青科冬青属(Ilex)植物[1],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及台湾。全株四季常绿,秋季果实挂满枝条,果实球状,鲜红色,观赏期达2个月,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观果树种,也是重要的药材资源和木材[2]。我国冬青属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达204种[3],然而,由于复杂的综合休眠和隔年发芽的特性,导致该属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种子出苗率低,种群更新能力差,至今仍未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4]。目前,已有学者通过酸蚀、层积和赤霉素处理等方法对冬青(I.purpurea)、毛冬青(I.pubescens)、三花冬青(I.triflora)和小果冬青(I.micrococca)等种子的萌发进行研究[5-8],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而对榕叶冬青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试验以榕叶冬青为研究对象,通过层积、赤霉素及微波辐射等不同处理,从而筛选出种子快速萌发的方法,旨在进一步促进冬青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期为该属植物的种苗繁育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试验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丽水职业技术学院花卉温室大棚内进行。

1.2 试验材料

种子于2014年11月采于丽水市庆元县。将采回的种子用清水浸泡,待果肉软化后在盆内搓破果皮、捣碎果肉,用清水漂洗干净,将果皮与种子分离,并放置于通风处晾干备用。

1.3 种子的形态指标、千粒重测定

用四分法随机选取4×100粒种子,用游标卡尺测定种子的长度、宽度、高度(定义为种子腹线与背线的最大距离)。种子千粒重采用百粒法测定,用1/10 000电子天平测定种子重量。

1.4 试验方法

将晾干的种子进行以下处理:1) 层积处理。①自然层积:将经处理的种子与湿沙混匀后(沙子∶种子=3∶1,下同),盖上湿润的毛巾,置于室内阴凉处。②低温层积:将种子与湿沙混匀后,在3~5 ℃的冰箱冷藏室中。层积时间设置30,90 d。层积过程中保持基质湿润,每隔7 d翻动1次种子。2) 赤霉素处理:浓度设100,300,500 mm/L,浸泡时间为24 h。3) 微波辐射处理:置于微波炉内进行微波辐射处理(低温退火,火力20),辐射时间为10,20,30 s。4) 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将处理所得种子直接进行穴盘播种。以上种子经处理后均播种于穴盘内,基质为草泥碳∶珍珠岩(2∶1),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50粒种子。试验过程中保持基质湿润,定期统计种子发芽率。

1.5 分析与计算

种子发芽率(%)=种子发芽数/供试种子总数×100%;实验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形态观测

榕叶冬青果近球形,直径约5 mm,分核多为4粒,种子呈长椭圆形,背部具条纹和凹槽,形态大小及千粒重与其同属植物呈极显著差异(p=0.000)。由表1可知,榕叶冬青种子长约3.22 mm、宽2.78 mm、厚2.05 mm,显著小于三花冬青,而显著大于毛冬青,种子千粒重0.83 g,显著小于三花冬青,显著大于尾叶冬青。

表1 7种冬青属植物种子形态指标

种名种子形态长(mm)(p=0.000)宽(mm)(p=0.000)厚(mm)(p=0.000)千粒重(g)(p=0.000)毛冬青椭圆形,背部有单沟2.67E0.89F1.07F0.12E尾叶冬青长圆形,背部具纵棱2.59E1.32E1.26E0.17E榕叶冬青长椭圆形,背部具条纹和凹槽3.22D2.78B2.05C0.83D大叶冬青长圆状椭圆形,背部具纵脊4.07C2.85B2.38B1.25B三花冬青卵状椭圆形,背部具3条纹5.50B3.87A3.40A2.46A木姜叶冬青近球形,背部具浅槽4.29B2.10C2.16C0.79D冬青长椭圆形,背部具纵沟5.92A1.99D1.81D1.00C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显著差异(plt;0.05),不同大写字母表示极显著差异(plt;0.01),同一列标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下同)。以上数据均为笔者通过种源采集、测量获得。

表2 不同层积处理结果

处理播种时间(年/月/日)发芽时间(d)发芽数(2015年)发芽数(2016/02-05)发芽率(%)(p=0.0013)对照组2015/01/3118013928C低温层积+30d2015/01/319039266AB低温层积+90d2015/04/0290510274A自然层积+30d2015/01/319016949B自然层积+90d2015/04/029018157AB

表3 赤霉素处理结果

处理播种时间(年/月/日)发芽时间(d)发芽数(2015年)发芽数(2016/02-05)发芽率(%)(p=0.000)对照组2015/01/3118013928b100mg/L赤霉素+24h2015/01/318058965a300mg/L赤霉素+24h2015/01/318056649ab500mg/L赤霉素+24h2015/01/318066348ab

表4 微波辐射处理结果

处理播种时间(年/月/日)发芽时间(d)发芽数(2015年)发芽数(2016/02-05)发芽率(%)(p=0.000)对照组2015/01/3118013928B微波辐射处理+10s2015/01/3110059267A微波辐射处理+20s2015/01/3110028460A微波辐射处理+30s2015/01/3110023626B

2.2 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2可知,种子未经处理于第180天开始发芽。可见,榕叶冬青不存在隔年萌发的特性,但种子在第1年极少发芽,主要集中在第2年内萌发(见表2)。种子经层积处理,发芽时间快,第90天即可发芽,比对照组提前了90 d。不同处理结果,发芽率呈极显著差异(p=0.000)。低温层积处理为优,达74%和66%,显著高于自然层积处理的57%和49%,对照组为28%。

2.3 赤霉素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赤霉素作为解除植物休眠的方法之一,已得到广泛应用[9-11]。研究认为,植物种子的休眠深度往往与其胚内存在的抑制物质脱落酸的含量有关,赤霉素可有效解除脱落酸产生的抑制作用[12]。由表3可知,种子经赤霉素处理,可有效打破种子休眠,在第80天开始发芽,比对照组提前了100 d。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之间,发芽率呈显著差异(p=0.013)。以100 mg/L赤霉素浸泡24 h处理为最优,发芽率达65%,显著高于其余2组处理,对照组为28%。

2.4 微波辐射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研究表明,微波辐射可使种子内生长酶活化,从而活化植物体内原始的生活过程,使种子恢复生命活力[12]。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时间的微波辐射处理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种子可提前80 d发芽,辐射10,20 s处理发芽率达60%,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4)。辐射30 s处理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发芽率显著下降,仅为26%。

3 讨 论

1) 试验结果表明,榕叶冬青种子具有休眠特性,但不存在隔年萌发现象。这与王利英、杨永川和邓元德对毛冬青、三花冬青、小果冬青种子的研究相类似。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eed Germination ofIlexficoidea

PANWenwen1,HONGZhen2,LIANFaliang2

2016-10-30

丽水市科技自筹项目(2014 ZC 021);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 C 12909-9):野生乡土资源引种驯化、种质创新和产业化开发。

潘温文(1987—),男,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分类与栽培研究。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3.099

S 686

A

1001-4705(2017)03-099-03

猜你喜欢

层积冬青赤霉素
美蔷薇种子萌发研究
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赤霉素调控林木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层积处理对截叶铁扫帚发芽特性的影响
层积前GA处理对老山芹种胚发育及物质代谢的影响
基于层积的文冠果种子破除休眠研究
朱冬青:大房建、大基建、旧改维修是行业未来5年的3大机遇
英国冬青
冬青叶治口腔溃疡
赤霉素对亚高温胁迫下番茄花柱外露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