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十一世纪——开拓教育新世纪

2017-11-30吴守亮

读天下 2017年10期
关键词:开拓突破电教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教育的世纪,是一个竞争更激烈、变化更迅速、创新层出不穷的世纪。在这新世纪里,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强调开发智力,陶冶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教学的目的已不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而是培养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探索、創造能力。运用电化教学不但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得力手段,而且是获得广泛知识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开拓;电教;突破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会、学好的过程。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电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了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它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看、去想、去问、去探求,而且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对优化语文教学具有显著的作用。

一、 突破时空限制,展示教材形象

电教化教学能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生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可以在形象的大小、远近、虚实、快慢、动静、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使语文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把学生的思维兴奋点激发出来,为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供前提。

如在教古诗《暮江吟》时,我抓住诗中艺术化了的自然美,在教学中适时采用电教手段,运用“power point”来制作幻灯片。先把几个镜头链接在一起,然后有先后、有层次地再现作者艺术构思的画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先是“远景”:“傍晚的江面,夕阳斜照,江面显出两种颜色,一半红色,一半绿色”;接着拉成“全景”:“弯弯的月亮挂在天空”;再链接显示近景:“水面摇动,红绿光闪烁,草叶上露珠闪闪发光。”教师边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边用语言描绘,诱发学生联想,使他们获得美感,充分理解古诗意境。生动的画面,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不断向自己发出“为什么”“怎么样”等讯号,思维活动也兴奋起来。

二、 调动多种感官,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电教手段,能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提高学生对感知对象的理解程度,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是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是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我利用声像结合的方法,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几组幻灯片,再现了皮鞋匠的联想内容,声像同步,使学生像置身于“月光曲”的意境之中。第一片,“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海面上撒遍了银光”;第二片,“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海面上荡起了波浪”;第三片,“月亮升起,海面上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月亮把浪花照得雪亮”,在播映幻灯片的同时插入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部分乐段。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让学生听到与画面意境相同的配乐。画面上明亮的色彩、壮观的景色,加上时高时低、时缓时急的钢琴曲,激发了学生丰富的联想,把他们带入壮观绮丽的意境,把课文中的美,再现为具有形感、色感、声感的立体形象,学生能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也加深了印象。

在学生获得直观形象之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紧扣本单元训练重点,从而加深体验,对感知内容进行补充、丰富、再创造,达到创造性理解。

三、 拓宽学生思维视野,突破教材重点

由于电教化教学能变“死”为“活”、变“静”为“动”,集声、色、画、乐为一体,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电教手段创设的意境,引发了学生的联想,丰富了想象,对突破教材的重点起着重大的作用。

如教学《草原》一课,我采用情景的创设,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进行充分感受,突破教学重点,感受蒙古大草原的景和人,体会“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首先,依据文中的语言描绘,我将蒙古大草原的壮观景色制作成幻灯片,然后让学生边理解文字,边观察蒙古大草原的图画,边欣赏《草原牧曲》。最后,利用幻灯片超级链接的方法,在草原风光一片中接入“襟飘带舞”的蒙古人民、“急驰”的马,使“景”“人”达到意境的协和,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把课文内容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对蒙古大草原景的“壮美”、人的“好客”这两个教学重点有了充分理解。

通过电教化教学,不仅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二十一世纪,电教化教学手段势在必行,这是开拓创新教育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韩建学.浅谈新课改下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教育,2011,17(02):7-8.[2017-09-07].

[2]丁永顺.浅谈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8):72.[2017-09-07].

作者简介:

吴守亮,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开拓突破电教
路在脚下 梦向远方
浅谈中国美术教育的转型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解答
语文教学中学生快速习作能力的培养研究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试论苏轼在文学史上的成就
电教工作者要有“五颗心”
不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