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7-11-27黄小琼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高职院校

黄小琼

【摘 要】 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存在的学校不够重视、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挫败感强等困境,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也明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在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课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本文将针对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以期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面临的困境

1、对思想政治教育课重视不足

(1)学校层面的重视不足。相较于本科院校培养学术型及科研型人才不同,高职院校更注重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作为职业院校,学院专业课教学水平如何,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如何,能否在相关的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不仅决定了学院招生情况,更关系着学院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排名,学院领导层面从学院的生存和发展方面考虑,必定要将专业课的教学摆在首位。而相较于“短、平、快”的专业技能学习,思想政治课则更侧重于以潜移默化的长期思想教化为主,思想改变的不可测量性让思想政治教育看起来缺乏短期实效性和收益可见性。因此,在投入教育资金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学院更偏向于专业课的建设和培养。

(2)教师层面的重视不足。不同于专业课老师注重的专业技能的习得,思想政治老师教育的目的指向的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成和改造。作为正处于青春期,三观尚未完全成型,又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接受新思想能力强的高职学生,极容易受到负面言论,错误思想的误导和影响。然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尚未意识到这一现实,课堂教学仍完全依托课本教材,照本宣科的进行理论灌输,不能与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将理论架空,完全纸上谈兵,和尚念经。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听得一头雾水,干脆低头玩手机、倒头大睡。而老师在面对“一片倒”课堂的情况下,教学热情也深受打击,索性也敷衍了事,致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成了不得不开设,但又毫无用处,上了等于没有上的形式课。

(3)学生层面的重视不足。高职院校的办学重点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提高就业率,就读的学生也是抱着学一门技术以便能找到好工作的目的来学习。怀抱着这一目的,学生在对待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时态度截然不同,比起攸关以后找工作就业的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变得可学可不学。加之当前功利主义大行其道,学生思想受其影响,在学习之前习惯考虑学习本门课程有什么用,可以让其获得何种收益。假如思政老师无法很好的回答此类问题,也势必让学生产生思想政治课无用论,在思想上自然也法对其重视。

2、施教方面亟需创新

(1)教材内容空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快捷,观念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高职学生本身正处于青春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度也更强。但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所使用的教材内容过于空泛,本本主义严重,不能与当前社会实际、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还停留在纯理论说教的阶段,缺乏强有力的事实依据,案例分析为依托,导致理论与实际严重脱离,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师作为教材的解读者,学生的解惑者,所起到的作用是将艰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知识进行教授。但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的教育观念不能紧跟教研教改发展方向,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也仍停留在说教灌输,不能与学生的年龄发展阶段、心理需求特征、先有知识储备、课堂学习偏好等结合起来,多年如一日的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授课,出现了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苦不堪言的现象。尽管出现了将思政课与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学生实际相结合的呼声,但在具体实施方面仍有难度。老教师偏好运用红色故事、革命故事分析解读,但授课对象多为90后学生,容易产生时空隔离感,难以激发共鸣。青年教师缺少人生阅历,对一些问题尚不能深度剖析、详细解读,结果在授课时也语焉不详,学生似懂非懂。

3、师生关系影响教学效果

(1)学校制度设置存在弊端。随着以人为本观念越发深有人心,学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也越来越注重以生为本。有些院校设置学生监督教师的课堂督导制度以及期末的学生评教制度,并将其与老师的评优评先及职称评定直接挂钩。但这一制度存在的弊端在于学生手中掌有决定教师根本利益的权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滥用权力成为可能。部分出于虚假的举报成了学生打击报复要挟教师的工具,使得教师的正当利益缺乏保障,而教师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作出让步,因此教学效果难以保障。

(2)师生关系定位不清。教育的普及和社会观念的转变使得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越发强烈,传统的师严道尊观念被渐渐淡化。学生的自我意识突出,越发希望能与教师平等对话。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人生的困惑和生活烦恼的分析解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与学生做朋友,亲近学生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但与学生过度亲近则会带来相反的效果。亲密关系会模糊教师与学生角色的界限。师不严,道难以尊。如何把握与学生的亲近關系,又能保障思想政治课的严肃理论性,实现最优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思政老师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二、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对策研究endprint

1、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视

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及人才培养方面更注重对技能的学习和发展,但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性才越发突出。专业课培养的是会什么的人,而思想政治教育课培养的则是什么样的人。思想决定行为,正确的三观引导正确的行为,错误的三观产生行为的偏差。当前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在二十年后将成为我国建设的中流砥柱,这一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如何将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文明发展方向。再次,从当前着眼,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家风、班风、校风是我国社会文明的缩影,作为我国社会群体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即将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道德水平、思想水平以及法律意识如何,将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人才的衡量,能力水平是次要方面,三观正确的与否才是衡量的核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对于人才的培养充当的是掌舵的角色,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定期培训,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交流讲座和专业研讨,提升思政教师的学科前瞻性和创新意识。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和听课制度,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讨论交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与课堂教学质量挂钩,推进鼓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实行“走出去”方针,定期选送人才到优秀院校深造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鼓励思政教师根据个人兴趣学习其他学科,增加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深入挖掘其他学科的教育资源,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解读。打破思维僵化,突破以思政论思政的桎梏,形成个人特色,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视角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3、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

随着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早已过时,思政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闻,更要引导他们对事件进行剖析解读,比如当前存在的“老人假摔”事件,大学生毒杀室友事件,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都是引发公众讨论并与学生们生活相关的事件,教师在课堂上可充分利用,激发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将理论方法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研、社会实践或志愿者活动,达到知行合一,引导学生将课堂上的理论方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问题。再次,可利用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公众平台,将生活中的问题事件,学生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放到公众平台上引导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适时加以引导,不仅可以实时掌握学生们的思想动态,观测教学效果,更可以将一些不好的思想言论、矛盾冲突及时化解。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课不仅是教导如何思的课,更是引导如何做的课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脱离了行,理论的教导成了一纸空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考核方式采用的多是试卷考试或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形式,围绕的是对思的考核而忽视了对行的测量。因此,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考核方式,可将对学生行为的评定纳入到课程考核体系中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社会实践、好事善行、品性行为等多方面作为重要依据来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考核。将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从课堂上的思拓展到生活中的行,通过硬性规定督促学生纠正不良习惯,养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做到知行合一,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蕊.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 王丹.淺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高职院校
跟踪导练(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