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习机制探究

2017-11-27钟厉韩西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钟厉+韩西

【摘 要】 针对目前部分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目标不明确、实习制度模式不够完善、实习过程评价和反馈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应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将如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实习水平的评价标准,通过选配优良的导师、选择企业实际的课题、以实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机制新模式。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机制;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研究生人数的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国家和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其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由于从2009年开始,尚处于摸索阶段,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培养经验尚不足,学生动力和创新能力较弱,极大的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因此,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而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以上能力,建立有效的实习机制是重要的手段。

为了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黄卫华探讨了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研。[1]赵振强分析了实习基地运作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法,[2]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刘淑芳探索了“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模式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3]对于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科创新进行了探讨。吴蔚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的多个因素,[4]对于实习制度的建设作者认为必须加强实践环节的考评和激励反馈机制建设。范文静提出了基于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和实践体系。[5]

二、存在的问题

然而,我们目前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习机制上仍然存在以下的问题:

1、实习过程相关理论知识准备不足

目前,由于实习基地的数量的限制以及部分地方高校实习基地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企业参与程度低,理论教育和实践环节脱节,部分研究生进入实习基地之后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2、实习基地无法与企业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

在实习的过程中,企业作为实习基地提供单位主动性较低,由于研究生在实习之后企业和研究生面临就业的双向选择,导致企业如果投入对研究生的培养,而可能研究生并不愿在相关单位工作,从而使企业愿意长期合租的积极性降低。

3、实习过程缺少监督和管理机制

在实习过程中,由于部分研究生就业目标不清晰,就业能力较弱,实习目前流于形式,导致实习过程中企业对于实习人员的表现并不满意,而高校如果缺少监督和管理机制、反馈机制,则将使实习效果不够理想,急需解决这一个问题。

三、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

1、将课程体系设置和职业培训机制引入研究生教学过程,为实习阶段提供针对性训练

(1)为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质量,保证实习的效果,在研究生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通过积极的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研究生教学大纲的建设,将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布化解,将知识点分解到相关的课程设置之中,同时在平时的课程实践环节就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试验和分析,为后期实习基地科研、生产的工作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2)每一学期,地方高校可以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对研究生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梳理,结合企业的生产给予研究生相关的引导,而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研究生导师可以进行联合的培养,对于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研究生予以指导。

2、通过与重点企业签订实习+签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产学研合作的基地创新模式,保证企业对于实习基地建设的积极性

(1)对于重点企业,在前期积极的引导这些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高校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之外,积极的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人才的針对性培养,将企业的用人需求所看重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解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问题;

(2)积极的引导企业研究人员和高校硕士生导师之间的对接,将企业的生产经验和理论相结合,在研究生实习的过程中予以进行转化,对于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解决并尽快的产生成果,保证企业效益的提高。

3、通过将实习结果和表现作为学生的必修学分,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考评,并积极的开展企业对研究生的反馈信息,提高实习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1)在实习开展之前,对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实习单位的性质进行匹配,保证实习的针对性,对于在实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即时的监督和管理,并以实习的成果作为实习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以企业对于研究生的评价作为研究生相关学分的核心参考因素。

(2)积极的和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联系,将企业对于研究生的表现,对于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进行总结和归纳,发现其中在课程理论中存在的不足,积极的改进教学体系,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总结

目前,我国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办学水平和条件的限制,导致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效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上还不够完善,本论文提出了通过引入企业参与研究生教学课程的建设、引导实习基地开展实习+签约形式的模式、通过产学研合作积极的引导企业项目的解决、通过对学生进行实习学分制以及企业评价制等形式进行评价和反馈,保证培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卫华,刘斌,章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5.63-67.

[2] 赵振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习基地运作及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理论与实践,2013.11.27-28.

[3] 刘淑芳,周明星.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学科创新—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双基地、双导师、双证书”模式.职教通讯,2010.4.19-24.

[4] 吴蔚.全日制工程硕士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5] 范文静.全日制研究生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探究.教育探索,2016.12.147-148.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重视和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中的作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