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耘沃土献余热心系民生夕照红

2017-11-27梁琦

农业工程技术·农业信息化 2017年7期
关键词:瓜菜热线农民

世间有一种情感,叫做“心系百姓”

世间有一种奉献,叫做“无怨无悔”

12316热线开通十年,成为政府链接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养分”,成为他们最信赖的“朋友”。我是知天命的年龄来到12316热线工作的,一干就是十年。如今过了花甲之年,大家看到我,这样形容:还是那么从容,自信,不知疲倦,焕发着青春活力,同事开玩笑说我像打了鸡血,总是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如果说,十年来在12316热线自己还取得一点点欣慰的成绩,那可能就是来自热爱,来自对民生的牵挂和关怀。

回头看十年的心路历程,这是不平凡的十年,是我人生最精彩的十年。我用心灵倾听,情感倾注,身体力行,深入基层,与农民水乳交融的工作方式,感动着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和市民。解读政策,掰开揉碎,分析市场,用农民能接受的语言,通俗易懂直白可操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热线风格,为百姓所认可和信赖,赢得了来自基层的夸奖和口碑。我发自肺腑地想说一句:12316是一个大舞台,给我充分展示的机会,是来自各级领导与广大群众的厚爱和支持,才让我演成了主角,成为这块沃土的建设者和耕耘人。

找准位置,虚心学习,下基层,接地气儿

在困难中磨砺勇气,在白山松水间蓄积知识与素养

吉林省的12316热线开通是全国首开先河,没有任何借鉴,一切都是摸索着前行。

上级领导安排我去12316平台做专家组长,最初的考虑是为专家端茶倒水现场服务,做与合作方协调沟通的代表。头一周,我没有给自己安排工作台席,当时12316系统不完善,打电话进来,该转给谁回答,由我来回跑着传递话筒,天天都汗流浹背。

可就在第一天,我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传递话筒的时候,发现那么多人关心农产品价格,没有人解答,我只好赤膊上阵,上网查询。由于是第一次给农民现场回答咨询,很紧张,对农产品价格行情走势,和农民出售与收购方面的价格差异等方面,还有许多课程要补。回答问题时,嘴上说着,心里忐忑着,生怕答错了,耽误人家的收益……这样的情况持续有半年,每天寝食难安,心灵受着煎熬。睡不着觉就得想问题,琢磨办法。从此,我好像成了三毛笔下的“拾荒人”——“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于是,沿着12316这根红线,我开始收集、挖掘、积累和堆砌的求索过程。

首先向我的服务对象农民学。接听农民电话是我重要的信息来源,他问我的同时,我问他,通过与他们交流,了解了市场的纷繁复杂情况,生猪的地域、品种、数量、交通路况等因素都影响价格;花生种植的分布、品种、筛选、风选、等级及分类有那么多说道儿;玉米的种植习惯、地域、质量、水分、穗轴的颜色、存放条件、卖粮习惯和时间以及加工企业的分布都决定价格的高低;水稻产区种植习惯、品种、加工工艺、品牌及水源的分布、销售方式都对价格有影响极大等等。头脑中,遍布吉林省地图上每个销售点的价格涨跌,我都是从电话中了解到的,一天不接听农民的电话,我心里没底,感觉没接上地气儿,上广播电视节目的底气不足。接电话,成为了我了解行情、掌握信息、进行价格预判的最直接、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我接听电话的时间每天在9-12小时之间,最多一天接过280个电话。

其次是及时掌握各种媒体的相关信息。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的相关信息必看,由于接听电话很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我都是次日早晨5点看重播;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我必通读数遍;专业人士的权威解读必看,加深理解,只有我自己充分理解了,才会对党和政府相关改革的实施、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等顶层设计有深层次的领会,才能融会贯通,与农民生产生活产生必然联系,在为农民传道、授业、解惑中消除困境和误区,传递正能量。经过对各专业网站的多年筛选,我的电脑收藏夹里有了长长的目录,通过整理这些种、养、加各行业动态,以及专业人士的分析和预测,为12316热线信息的加工提供依据。

其三向我身边的人学。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资源是我的专家同事们,他们回答问题我唰耳音,与他们的请教、交流、探讨成了家常便饭。他们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水稻、玉米、食用菌、养禽业、特种养殖,蔬菜等专业领域的专家,对吉林省相关产业有话语权和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他们相处共事,每天都有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尽揽囊中,不停地收集和积累,跟着凤凰飞,我成了俊鸟。

我的爱人是搞作物栽培和企业管理的,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给了我太多丰富的积累。我16岁下乡,4年的知青生活,3年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的学习,13年高校教学和管理的经历,16年从事农业信息服务方面的工作,共计37年的经验积累和积淀,给予我在12316热线工作的力量、自信和源泉。无论是农民的各种政策咨询、农产品价格行情及家长里短的琐事,还是广播电视节目种植、养殖项目选择等问题,我的回答和解说逐渐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自信从容,就像词曲作家为歌唱者量身定做的一样,12316热线对于我来说,就是“命运+机会”,是给我量身定制的舞台,不知不觉中,我成了您朋友眼中的“权威”专家,也成了吉林省12316热线的名片。农民朋友们幽默地称我为“价格女皇”,“全科医生”。全省职业农民培训,我被聘为招牌教师,我解读的政策和信息成了他们的必修课,不但农民听,还吸引来相当一部分乡镇基层干部旁听……我深知,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能停滞不前,而让我感到压力和责任比从前更大、更重。

破例“收礼”,热线做红线,白山松水间收获无价的真情与感动

车陷“泥泞”,粉丝合力助,百姓的认可和笑脸是最昂贵的勋章

多年与农民和基层干部打交道,有太多的故事和感动萦绕心头。我本人有个原则,不管农民多喜欢我,我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收益,绝不收农民礼物。然而,这个规矩被公主岭大榆树的柴淑香“破了例”。

2012年春节临近,她在12316的电话中说:“梁老师,我每天听你们的广播,那些专家我都知道,这些年,我家买收割机、猪有病、买稻籽、卖稻子全听你们的。前几天,我养的飞鸭都杀了,给你们常来的专家一人一只,用大客车捎去,不收不行啊,快告诉我地址和电话……”听到这儿,我急坏了,好几十飞鸭,就是几千元,是她收入的一大部分,肯定不能收。可是,要既不伤她的感情收下这份人情,还不能让她破费,得赶紧想办法,于是我就告诉她:别给大家送了,送来一只,派个代表替大家尝尝就行,其余的赶紧卖掉。当时正好我去公主岭讲课,便和她约个地点我去赴约。我头天晚上到超市买了糖果点心白酒茶叶等,第二天课后,约在商场门口,她在电视中见过我,我们见面交换了东西。从此,她对我的称呼由老师变成大姐,家里大事小情都跟我商量:办家庭农场必须让我给起名,她丈夫的名字有个“保”字,她的名字有“香”字,我就给他们取了“保粳香”家庭农场的名字。endprint

这样的感动还在持续。4年前的夏季,我和老伴驾车去外地看望老人,路过公主岭境内,正赶上修路绕行到村屯,又是雨后屯中道路泥泞,车就陷进泥中无法前行。我急得冲着院子喊人,主人出来了,一眼就认出了我:“这不是12316梁老师吗?快来人哪——这下看着真人了!”不一会儿,呼啦来了一大帮人,把车帮我抬出来,然后拿着铁锹,硬是送我一公里远到村村通水泥路,我给他们留了我的个人电话,至今与他们保持联系。

2011年8月,长春举办农博会。12316广播电视直播间里,一个农民走进来,她说来自德惠,代表所有农民只为和梁琦说声谢谢;长春市二道区一个农民在现场点出梁琦在广播中给农民解决问题的一个又一个事例,让在场的专家和主持人都感动流泪。我下基层给农民讲课,对我而言没有课间休息,因为学员都抢着与我照相。为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我只规定一条:卖农资不能出现我的照片,我不推荐任何农资产品。

传播致富经,助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增收产业

任重而道远,无私奉献心系百姓热线续传奇

帮助一个农民朋友,可以解决的是一个家庭的经济困境;如果帮助一个县域提供一个发展新型农业产业的思路,就可以解决一个地区民生的现状,提升这个区域百姓的整体生活质量。

2015年6月初,我来到乾安县大布苏镇李文江的香瓜大棚录制电视节目。李文江是12316蔬菜专家王学国多年扶持的瓜菜种植户,搞有机种植模式。他种植的瓜菜卖价高,而且用微信朋友圈卖瓜菜效果好,都是主动上门的回头客,足不出户就把瓜菜卖了。几年功夫,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当地镇政府有意发展瓜菜产业,听说我去了,镇党委书记也到了现场。录制节目的时候,群众来了五六十人。当场,王老师在大棚前给农民讲了当地的土壤条件、区位和交通优势,种植瓜菜基础和市场优势,发展瓜菜时机已经成熟等。我接着这个话题说:李文江的种植、管理、经营正是新型农民必备的素质,农民的收入增加要在精细化上做文章,提高质量才有市场,能多卖钱,这就是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分管财政的副县长宋城第二天到宾馆来看我们,我们边吃边聊,我和王老师与他谈了一个小时,宋县长当时表了态,他说:“我经常到处开会,你们说的这些我都听过,但没人像你们今天讲得这么透,理解得这么深刻,大布苏镇发展蔬菜产业我没有任何担心和顾虑了,马上立项!”

七月初,我们又去讲课。利用星期天,我和王老師又陪宋县长及职业农民学员参观了长春周边的两个蔬菜产业集中区和省农委的“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他们坚定了发展瓜菜产业的信念。说做就做,快速行动——县里决定,每个大棚给农民补贴1.5万元,农民自筹1.5万元,大布苏镇的蔬菜产业集中区去年秋天就起了70多栋大棚,今年春天瓜菜苗已经育完,有的已经移栽。我和王老师对他们的跟踪服务还在继续,基层干部的踏实、严谨、求是的作风更令我感动不已。

一路走来,汗水与辛劳铺就了通往未来的朝天大路。

一路收获,硕果与褒奖证明了心系民生的不变情怀。

十年的时间里——

我接听电话20多万次,为省、市电视台等做农业电视节目900多期,受众群体达1700万人;为省、市广播电台做广播直播或访谈节目3600多期,受众群体上千万人,接受各种纸媒的专访和为其撰写文章300余篇40至50万字;

参与省阳光工程培训、职业农民培训、信息员培训,省委组织部、省科协、省农委等组织的科技冬春培训,省联通公司送科技下乡活动,走遍吉林省95%以上的县(市、区),为农民讲课300余场,讲解党的惠农政策,解读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等专题;

出版《农民致富选项200问》《猪病防治200问》两本书,农时农事的热点问题编写2000多条群发短信,惠及260万用户;

通过邮件或微信回复农民问题数千条,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给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写内参上百条;

2010年吉林省我最喜爱的12316专家全社会评选中,我获得68万张选票,荣登榜首,省长为我颁奖;

十年的时间,在我的帮助下,给农民带来直接间接的经济效益上亿元……

后记

行程没有终点,足音伴我同行。在12316热线十年的时光里,我付出了辛苦,也收获了荣誉,但所有这一切,都没有看到农民朋友们的笑脸更让我开心、喜悦的。

由于工作需要,我多年养成了习惯,每天睡足6小时,经常早3点半起床,晚9点多休息;热线开通前7年,我们的接听电话时间是早6点至晚8点半,近年由于话务员倒班困难等原因,改成了早7点半到晚6点,只要没有特殊情况,我始终保持电话畅通。我所有的文章、工作汇报、情况反映、总结等都是早3—6点之间完成,这个时间最静,我的才思最敏捷。

两年前,我的腰椎间盘突出犯病,去医院做了微创手术,医生要求静卧三天,我只躺半天;我的冠心病几次犯病,医生都要求住院,我都吃点药挺过来了——我总觉得12316的那份牵挂,那根红线,联系的不光是我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关涉千家万户的福祉和喜怒哀乐,我深知,这就是当代农业专家的光荣使命和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想到未来的打算,毫无疑问,12316电波不息,生命不息——

我会继续用平凡书写传奇,用全身心的热情和精力对待小康路上的“千万个为什么”,用全部的知识和智慧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会继续牢记使命,履行职责,用创新之智、诚挚之情、铿锵之声、生花之笔、循诱之法、正义之举延绵我的热情、执着、信念和作为。

鼓劲不泄劲,助力致富路。我将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继续当好主角,演绎着永无结尾的“三农”连续剧,用自己夕阳的余热余晖和剩下的晚年岁月,为农民,为百姓,为国家,续写新的传奇与辉煌!endprint

猜你喜欢

瓜菜热线农民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在禀赋优势与扬长避短上“合围”——海南热带瓜菜产业赢取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海南瓜菜出岛质量检测站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