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地区博物馆建设与运营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7-11-27钱文胜潘彬彬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博物馆现状对策

钱文胜+潘彬彬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南京地区博物馆建设与运营现状,分析了博物馆建设与运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博物馆建设与运营的对策建议。要逐步加强和完善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建设;提升陈列展览水平;争取公共财政扶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拓展延伸文创工作。

【关键词】 博物馆;建设运营;现状;对策;南京地區

南京历史悠久,文博资源丰沛,在全国乃至世界有着较大影响力。近年南京地区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营有了长足发展,取得可喜进步。南京文博事业在新时期挑战和机遇并存,这就要求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特色与新型之路,加快资源整合,推动改革创新,培养引进人才,提升服务水平。

一、南京地区博物馆建设与运营现状

1、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

南京紧密依托文化遗址和重要遗存,建设遗址博物馆和相应主题博物馆,分时期、分门类的呈现本地域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2017年在江苏省文物局备案的南京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共计48座,向市级文物主管部门报送运营指标数据的文博场馆达到76家,不仅数量较多,而且类别丰富、特色突出,初步形成“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博物馆为特色、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

2、博物馆建设速度加快

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也是独具魅力的城市品牌。保护好、研究好、展示好、利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南京文博界的职责和使命。2011年以来,南京地区博物馆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如下表),并力争在“十三五”末期建成100座各类博物馆,积极打造“博物馆之城”。

3、展览陈列精品不断推出

南京各文博场馆举办的展览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形式新颖。南京市博物馆《六朝风采》、《龙蟠虎踞——南京城市史》分别荣获首届精品奖和第九届“最佳制作奖”;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人类的浩劫——南京大屠杀》荣获第八届精品陈列奖;明孝陵博物馆《大明孝陵》荣获2010年江苏省第二届精品陈列奖;六朝博物馆《六朝历史文明》荣获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奖。

4、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南京各文博场馆始终坚持完善服务设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力争将博物馆的建设目标与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积极发挥文博场馆德育教育基地和学校实验基地的作用,通过开展馆校共建、课外辅导、参与全省博物馆巡展、送展下乡、举办文博夏令营、军地互动等多种具有观众针对性、文博专业性和服务特色性于一体的形式来表现博物馆的宣传职能和社会教育职能。与此同时,还通过改善硬件设施,增加或完善服务项目来提升服务功能。

5、整合内部资源,创新管理体制

2014年南京市博物总馆正式成立,其下辖七家博物馆及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等分支机构。博物总馆成立后,本着“机制创新、人才流动、资源共享、合作互惠”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属文博场馆及文物藏品的作用,开拓创新,基本实现了“藏品打通”、“人才打通”、“管理和服务打通”的计划目标,[4]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释放南京文博场馆最大社会效能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三年的运营,2016年南京市博物总馆被批准为一级博物馆暨国家首批文创工作试点单位,其传承文明、服务社会、资政育人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

6、探索建立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相关精神和总体要求,总馆在分支机构之一的六朝博物馆开展了理事会机构建设试点工作。“六朝博物馆理事会”成立后,以“议事为主、决策为辅”为指导思想,团结吸纳了一批社会贤达为六朝博物馆的建设出谋划策、参事议事,合理调配社会资源,参与六朝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推动南京市文博系统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

7、推动开发文博文创产品

博物馆是开发和推广文创产品的重要阵地,南京地区文博场馆坚持公益性为前提,高度重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市场推广。2016年南京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文创工作专门指导意见,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入社会力量,促进文化产品开发。与此同时,南京众多博物馆、纪念馆注重挖掘和利用六朝、明朝、民国等历史文化资源,雨花台、梅园新村等红色文化资源以及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积极推动文博文创产品的开发。

8、建立协调运作机制

建立协调运作机制主要体现在南京地区国有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坚持改革和创新,逐步建立起市域范围内文化文物部门所属博物馆、各行业博物馆和民营博物馆的合作交流机制。以南京市博物总馆为例,2015年对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南京佛教历史博物馆、牛首山舍利藏宫等行业博物馆的建设进行指导和协调;2016年又对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麻凡艺术博物馆等非国有博物馆进行对口支援与帮扶。

二、博物馆建设与运营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南京地区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与国内外一流博物馆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与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热切期盼和要求仍有一段距离,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是当前南京地区博物馆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其影响到博物馆的收藏保护、科学研究、展示传播等基本功能的充分发挥。以博物馆的收藏与保护功能为例,藏品资源是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征集藏品成为博物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南京市文物主管部门藏品征集专项经费年度预算仅50万元、临时展览经费年度预算100万元,因此在举办陈列展览、文物日常保护和征集、国内外文化交流等业务工作开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2、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文博人才队伍应该由大量的高学历和高职称人员组成,主要从事文物的征集、保护、修复、鉴定、利用和科学研究等多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以南京市博物总馆为例,其有编内员工270 人,编外用工115 人。编内员工中高级职称42 人,占10.9%,中级98 人,占25.5%,总分馆从业人员中拥有高、中级职称的人才总量显现不足。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和弊端,文物的征集、保护、修复、鉴定、研究以及文创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受到很大制约。endprint

3、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新时期的博物馆不再是简单的文物或标本的收藏、展示、研究机构,应该成为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信息资料咨询机构。因此,信息化建设是当代博物馆建设领域的热点和亮点,必将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南京地区博物馆应努力加强探索和研究,寻找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博物馆的契合点,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与运用水平。

4、文创工作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现阶段南京地区博物馆的文创工作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各类博物馆赋有创意性和专属性的文创产品不多,相关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统筹协调有待强化;在争取资金扶持、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方面动力不足;博物馆推动社会力量与其合作研发文创产品的模式缺乏创新;文创考核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完善博物馆建设与运营的对策建议

1、加强和完善南京博物馆体系建设

南京各类博物馆应坚持推动建设与运营的创新优化,通过严要求、高质量的项目建设,充分展示和传播地域文明,不断提升城市美誉度。在博物馆安防、藏品保管与环境控制、展陈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以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博物馆、纪念馆为目标,科学严谨地论证,精心组织好每个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在具体规划中应设定公共博物馆设置率指标,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区域研究博物馆的选址问题,充分体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基本性和便利性。

2、提升陈列展览水平

新时期博物馆应适应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增加其对观众的吸引力,注重陈列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创新,把知识性、趣味性和观赏性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展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应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策划展览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群体的喜好和需求,因地制宜地做好陈列设计和展览规划;应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强化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宣传讲解水平;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对参观群众在接待咨询、参观引导以及安排讲解等方面实行规范化服务;应加强交流合作,整合区域藏品、展览、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巡回展览和文博活动,充分展示南京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

3、争取公共财政的扶持

博物馆的宗旨是“服务于社会及其社会发展”,其主要功能是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由于博物馆的公益性特征,长期以来保证博物馆正常运行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所谓“正常运行的经费”,不仅指博物馆开放时所需的水电、保安、保洁、设备更新维修等费用,还应包括完成博物馆收藏、保护、展示职能所需的文物征集、保护、研究和出版以及临时展览、宣传策划、公众服务、员工培训等费用。博物馆应大力争取公共财政的扶持,加强建设与运营管理的经费保障,不仅要保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补助资金,而且要逐年增加陈列展览、文物征集等项目的资金投入,同时将博物馆文创收入的一部分返还用于扶持博物馆其他事业的发展;应拓宽经费来源管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的事业发展。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博物馆人才队伍,才能推动文博事业的发展繁荣,才能提高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博物馆的内涵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博物馆应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推进管理和业务培训的内容方式与文博中心工作、重大项目的有机衔接,与文博工作者岗位职责的无缝对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应该加快培养文物保护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复合型人才;应该用好现有人才,注意选拔、培养好苗子,通过传帮带、干中学等方式,努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会协调、善管理”的博物馆人才队伍;应该引进高端人才,重点引进展览策划、文物修复等领域的学术权威和领军人物,为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

5、推进信息化建设

提高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然选择。南京地区文博场馆可以联合构建以市博物总馆信息中心为主要平台的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系统,包括建立藏品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楼宇自控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实现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支撑,搭建融收集、整理、保存、修复、展示、研究各类文物信息资源为一体的博物馆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市文博资源的社会共享。各文博单位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对外发布展览、活动信息,观众也可以通过手机、计算机等终端,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珍贵藏品。此外,通过平台,博物馆与观众可以进行更为直接的对话互动,更好地听取意见和建议,为提升博物馆管理水平和陈列展览层次提供更大的帮助。

6、拓展延伸文创工作

博物馆应把文创产品视为自身陈列展览业务工作的延伸和开展社会教育、为公众服务的重要举措,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以多种形式与相关企业和社会力量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应依托藏品和展览,开发独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避免文化产品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生产,更好地满足观众需求;应充分发挥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博物馆藏品资源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为载体,提炼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开发与博物馆藏品和展览相配套的文化创意产品,不断拓展和延伸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增强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社會影响力。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持续增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已成必然趋势。南京地区博物馆的建设与运营任重道远,通过打好体系建设、改革创新体制、提升展陈水平、培养和引进人才、推进信息化、拓展延伸文创等一系列组合拳,定能开辟一条新型特色发展之路,为南京地域文化的繁荣、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曹志君,吴阗.整合、融合—博物馆改革新思路[J].江苏省文博论文集.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博物馆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博物馆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露天博物馆